字词 | 作法自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作法自毙 《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卒,太子(名驷,秦惠王,也称秦惠文君)立。公子虔(太子驷的老师,秦国贵族,因太子犯法受刑,与商鞅结下仇恨)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指店主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留客住宿)无验(验,凭证)者坐(株连坐罪)之。’商君喟然叹曰:‘嗟呼,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秦孝公时,商鞅主持变法。 孝公死后,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他。商鞅逃到一处关隘,想找一客店住下,店主人不知是商君,说是按照商君之法,留宿没有凭证的人,店家是要坐罪的。 商鞅很感慨地说,为法的弊害竟至如此吗·没办法,他只得逃到魏国去,魏人把他抓住交给了秦国。后被杀,车裂于咸阳。 “作法自毙”便是由这段故事引发概括而成。后世常用以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又作“作法自敝”。 《文选》卷一〇潘岳(安仁)《西征赋》:“商法焉以得宿,黄犬何可复牵。”宋庄绰《鸡肋编》中:“章谊宜叟侍郎有田在明州,……叹其赋重。从兄彦武在傍曰:‘此作法自弊之过也。’” 鲁迅《教授杂咏》四首之一:“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