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安上袁家秦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安上袁家秦墓上袁家村位于距陇城镇东南约2.5公里的南七沟里。沟的东西两山对峙,植被葱郁,沟里有一条小溪由南向北注入五营河。墓地座落在上袁家村东对面山麓的梯田中,1967、1972年先后在这里古墓多座,出土刻有秦诏版的铜权等文物。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钻探,共发掘秦墓两座(M6、M7)。两墓相距3米,耕土层以下即见墓口,墓内填五花土,不曾扰动。M6为女性,M7为男性。M6平面为凸字形的竖穴土坑墓,墓口大于墓底,四壁倾斜,南端坑内附葬车马,北端坑内放置棺椁,两者相通,底部平齐。在南端车马坑的正中,坑口以下70厘米处,有随葬陶器一组,计有灰陶鼎3件,绳纹灰陶罐3件,其中在1号陶鼎内放置鸡1只,可能是举行“安葬仪式”活动的遗留物,这种现象在甘肃以往的发掘中不多见。椁室口与车马坑口南北总长8.45米。车马坑四壁收分较大,坑内原附葬车马一套,靠南端殉葬马一匹,呈跪卧状。车子腐朽不清。坑内未见车马器。车子位置以北殉葬狗一只。坑的东壁下,随葬一排牛、马、羊头骨,东南角放铁插一件。人架置于椁内西侧靠北头,系一老年女性,仰身直肢,骨架腐朽。骨架右手腕处放置玉璜,左侧放铜镜、铁匕首、印章、半两钱以及散落在人骨架周围的各类佩饰品。M7为长方形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由前、后室和墓道组成。前室附葬车马,后室放置棺椁,两者相互贯通。墓道长14米,呈坡状。墓道与前室相接处,似有门屏,将前室与墓道隔开。在前室口外的墓道中,约2米见方的范围内,殉葬牛头10只,羊头110只,这种葬俗在以往发掘中不多见。前室附葬车马,出土有殉狗,殉羊,铁戟、铜戈等兵器。后室放棺椁,出土有随葬漆器多件,可辨认者有耳杯。这两座秦墓中出有陶器鼎、甑、盆、罐、瓮。铜器鼎、卮底座、灯、戈、镦、镞、带钩、衔、盖弓帽、工字形帽、帽管、轭首饰、方策、伞饰、镜、半两钱、印章。铁器有锸、锛、匕首、剑、戟、钺、刀、镞、车。 另有铅条4件,玉石、料、骨器多件。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特点以及随葬的车马和葬俗看,两墓似为一对夫妇异穴墓,时代应为秦统一至二世时期,与临潼上焦村秦墓相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