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租庸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租庸使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以宇文融为勾当租庸地税使,是为租庸使之始。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租庸使是中央派出的到地方督税的朝官。此后,韦坚、杨国忠相继任此职,专事聚敛。德宗以后,因改行两税法,租庸使停废。僖宗时又一度任命租庸使,以征敛军用粮资。五代之后梁、后唐又设租庸使为中央财政长官。后唐明宗时废止。

租庸使

租庸使

官名。唐代置。掌收缴赋税。《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 “即以琦 (第五琦) 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胡三省注: “开元十一年 (公元723年) 宇文融除句当租庸地税使,此税庸使之始也。其后韦坚、杨国忠相继为之。”

☚ 奏蒙古事侍卫   租庸盐铁使 ☛
租庸使

租庸使

或称租庸地税史。唐、五代主持催征租庸地税的中央财政长官。开元十一年( 723 )宇文融以殿中侍御史勾当租庸地税使。天宝( 742—756 )中杨慎矜加诸郡租庸使。其后租庸使与盐铁、转运使往往合而为一,称租庸盐铁转运使。永泰元年( 765)租庸使一职停罢。唐末僖宗时再置。五代后梁改建昌宫使为租庸使,后唐继续设置,总理两税征调。后唐明确规定租庸使管辖盐铁度支、户部,著名敛臣孔谦即以租庸使控制财权。明宗杀孔谦,罢租庸使,将两税征收权归于三司。

☚ 内庄宅使   两税使 ☛

租庸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以宇文融为殿中侍御史、勾当租庸地税使,此为租庸使设置之始。其后,韦坚、杨国忠、杨慎矜等人相继担任此职,专掌搜括赋敛之事。安史之乱后,国家多事,经费紧缺,又以第五琦为江淮租庸使,随后又置诸道租庸使,以加紧搜括军费与粮食。代宗永泰元年(765)废省。唐僖宗时复置之。五代时,梁和后唐亦设有此职。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废。

租庸使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以宇文融为勾当租庸地税使,是为设租庸使之始;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韦坚以陕郡太守兼知勾当租庸使;六载(公元747年)以杨慎矜为诸郡租庸使;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以第五琦为江淮租庸使,均属地方特遣使,专事聚敛。德宗以后因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租庸使停废。德宗因镇压黄巢起义,又一度任命租庸使,征收军用资粮。五代后梁时以租庸使为中央财政长官,掌管全国的税收事务,其官署称租庸院。后唐沿置,明宗时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