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秘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秘书 秘书官名。亦作“祕书”。掌典籍或起草文书。 ☚ 以咨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陈仓 ☛ 刘孝绰481—539本名冉,字孝绰,小字阿士。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梁文学家。与何逊并称“何刘”。始为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后为太子仆,掌东宫管记,深得昭明太子赏爱。后历廷尉卿、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等职,官至秘书监。原有文集十四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刘秘书集》。 秘书mìshū原是秘密文书的简称。“秘书”二字最早出现于《汉书·叙传》:“游博学有俊材……与刘向校秘书,每奏事,游以选受诏进读群书。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当时的“秘书”应理解为“秘密之书”的简称,是指宫廷内秘藏的书籍。 秘书mìshū管理文书并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秘书(一) 官名。在宫廷官府起草文书或掌管图书典籍。《历代职官表》载,自秦汉以来,历代曾设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 秘书mì shū掌管文书、协助主管人员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1879年,杨少坪在《增广英字指南》(卷三)中,将Secretary译作“总办”。“秘书”这词的出现比较晚,如1915年李大钊《国民之薪胆》:“会议地点在外交部迎宾馆,外交舞台中之人物,吾国则为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秘书施履本。”1919年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那议长戴着斑白的假头发,披着纯黑的大袈裟,那秘书服装也是一样。”1928年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委员会也很少开全体会,遇事由常委处决。区乡两级政府则常委会也少开,遇事由主席、秘书、财务或赤卫队长(暴动队长)各自处理决定,这四个人是经常驻会的。”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類别 > 祕記 > 祕書2 祕書2 mìshū 即祕記。 秘书 在国外并非实指,而是对打字工人的尊称。 字数:21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工匠 从业员 ☛ 秘书 秘书掌管文书并协助单位负责人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员。岑仲勉《与陈垣》:“抵沪承暨南校长以~兼文书相约。” ☚ 为人师表 文员 ☛ 秘书 秘书❶外交词汇之一。在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官员。分为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各有自己的职责。是具有外交职衔的外交官,获有接受国发给的“外交官证”,列名于接受国印发的“外交官衔名录”中。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 武官 随员 ☛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工作或学习的人:员(随~) ☚ 做事的人 做杂事的人 ☛ 各种用途的书 各种用途的书教科书:课本 课册 读本 ☚ 道家书 各种程度的书 ☛ 藏书 藏书储书 墨庄 善和 金匮 ☚ 各种书 集子 ☛ 书 书书(尺~;丛~;群~;字~;辞~;类~;农~;医~;旧~;老~;新~;原~;黄~;伪~;秘~;禁~) 椠 册 卷(卷秩;卷帙;长~;素卷;一~在手) 签轴 签帙 部帙 篇帙 缣缃 绨缃 缥缃 缥帙 竹素 蠹鱼 文籍 另见:文章 作品 资料 写作 ☚ 书 各种书 ☛ 秘书mì shū❶宫禁的藏书。《汉书·楚元王传》:“诏向领校中五经~~。” 秘书 秘书官名。汉代置。掌禁中图书。《大唐六典·秘书省》: “桓帝延熹二年 (公元159年) 始置秘书监,属太常,掌禁中图书秘记,故曰秘书。《汉官》云: 秘书监1人,秩六百石。魏武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即中书之任也,兼掌图书秘记。文帝黄初中分秘书立中书,因置监令,乃以散骑常侍王象领秘书监,撰皇览。魏氏兰台亦藏书御史掌焉。《魏略》薛夏云: 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是也。魏初,秘书属少府,及王肃为监,以为秘书之职,即汉东观之任,安可复属少府,自此之后不复属焉。至晋武,又以秘书并入中书。惠帝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诏: 秘书典综经籍,考校古今。中书自有职务,远相统摄,于是不专,宜令,复别置秘书寺,掌中外三阁图书,自是秘书寺始外置焉。《晋令》云品第五,绛朝服,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 ☚ 秘祝 秘书监 ☛ 秘书❶职务名称之一。直接协助领导人或领导机构以及私人处理日常事务,办理文书、档案等工作。可分为机关秘书和私人秘书。机关秘书又可分为:行政秘书、文字秘书、机要秘书、党务秘书、科研秘书、教学秘书等。 秘书职务名称,收发文件,办理文书档案,并协助领寻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秘书秘書mì shū宫禁秘藏之书。《本草纲目·青琅玕》:“今秘书中有《异鱼图》,载琅玕青色,生海中。” 秘书 秘书(一)协助领导进行管理活动和处理事务工作的人员。前者协助领导综合情况,研究政策,密切各方面工作的联系;后者办理文书、档案、处理信访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和其他交办事项。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直接为领导服务。它要对领导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活动结构、视听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等起某种弥补、延伸和分担的作用,便于领导集中精力抓好全面性的工作,使其管理活动更加完善。事务秘书包括值班秘书、机要秘书、文字秘书、生活秘书等等。(二)中国古代职官名,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帝王身边的协助处理政务的官员,如尚书、秘书监、秘书丞、秘书郎等。他们上呈奏章、下宣帝命、管理机要、拟文撰稿、司理秘笈、典藏图书等。 ☚ 称谓 秘书修养 ☛ 秘书 秘书协助领导起草文稿、保存文件或处理日常工作的一种职务。在古代,秘书是宫廷中的藏书,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古代朝廷中的一种官职,负责掌管典籍或起草机要文书。东汉和魏晋时期设秘书监、秘书丞,南朝和梁专设“秘书省”。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现在我们所说的秘书工作人员,是各种领导机关或领导人的参谋和助手,辅助领导处理各种日常政务和事务工作。秘书工作是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宣传工作部门,则是各级领导的办事人员或文件起草人员。在今天,秘书这种岗位也有几种不同类型,如生活秘书、文字秘书、机要秘书等。 ☚ 党报吸收党外人员参加编辑委员会 秘密 ☛ 秘书secretary 秘书secretary 秘书secretary 秘书secretary 秘书secretary 秘书mì shū官名。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前者如汉朝以来的秘书监、秘书郎;后者如秘书令、秘书丞等。 秘书❶秘密之书。1.指宫禁中的藏书。2.指谶纬图箓之书。3.指朝廷机要文书。 秘书秘书省 (寺、署)的省称。 秘书官名。(1)秘书本谓机密之文书,魏武帝时始以为官名,典尚书奏事;亦指禁中秘藏之书,历代置秘书省,有秘书监、秘书丞、秘书郎等官,掌图籍的保管、考订、校勘诸事。(2)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始于总统府与各部置秘书,为办理重要文书或协助主官处理要务人员。浙江军政府于各司中亦置秘书,北洋政府于总统府、两院等重要机关的秘书厅中都置秘书,佐助秘书长工作;各部、中央和各省一般行政机关亦多设置秘书。国民政府于各院、部、委员会和各省官署多设置秘书。(3)北洋政府初期于外交官中设一、二、三等秘书,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改为参赞。(4)北洋政府时期省议会设秘书一人,由议长任免,道尹公署设秘书一人,办理机要事项,其地位均相当于秘书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