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佛肚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佛肚花 【名称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概况】: 异名 岩白菜、虎皮、小荷草、秦氏佛肚苣苔(《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苦苣苔科粗筒苣苔属植物浙皖粗筒苣苔的全草。粗筒苣苔属全世界有22种;中国有21种,18种为中国特有种,其中药用植物5种。 原植物 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ngii Chun,又名岩青菜(《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有柄;叶片椭圆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4~10cm,宽2~5.2cm,顶端钝,基部宽楔形,稍不对称,边缘有锯齿,上面密被灰白色贴伏短柔毛,下面沿叶脉密被锈色绵毛,其余部份疏生灰白色贴伏短柔毛,侧脉在下面隆起;叶柄长1.2~4cm,被锈色绵毛。聚伞花序2次分枝,1~2(-3)条,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长11~17cm,疏生锈色绵毛;苞片2,狭倒卵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0mm,宽3~5mm,顶端锐尖,近顶具2~3齿或近全缘,外面上部疏生柔毛,下面密被锈色绵毛;萼长8~10mm,5裂至基部,有时裂至中部,裂片卵状长圆形,宽3~4mm,顶端渐尖,具3~4齿或近全缘,外面密被锈色绵毛,内面近无毛;花冠紫红色,长3.5~4.2cm,外面疏生短柔毛,内面具紫色斑点,下方肿胀;筒长2.8~3cm,直径1.7~1.9cm;上唇2深裂,裂片圆形,长约5mm,宽4mm,顶端圆形,下唇3裂至中部,裂片长圆形,长7mm,宽5mm,顶端圆形;上雄蕊长约1.6cm,著生于距花冠4mrn处,下雄蕊长1.2cm,著生于距花冠基部6mm处,花丝线形,被微柔毛至近无毛,花药肾形,长1.2mm,顶端不汇合;退化雄蕊长3mm,著生于距花冠基部3mm处;花盘杯状,高约3mm,直径约3~4mm;雌蕊长1.4cm,子房狭线形,长约9mm,无毛,花柱短,长约2mm,被微柔毛,柱头2。 蒴果倒披针形,长5.5~6cm,直径4~7mm,无毛,顶端具短尖头。花期9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29页.图567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1000m潮湿岩石上及草丛中。分布浙江西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部。。【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功效 解表,祛风,活血,消肿毒。 主治 感冒头痛,劳损,筋骨酸痛,外耳道渗出性湿疹,小儿惊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15g。外用:捣烂取汁滴敷患处。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劳损,筋骨酸痛:佛肚花根12~15g。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