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学管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用科学方法代替旧的传统方法,实行作业标准化和管理人员专业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理论。20世纪初由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 1856~1915)首先提出,主要发表于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对熟练工人的动作和工时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定额;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实行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由专门设立的计划部门承担;实行职能制,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实行例外原则,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变互相对立为互相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对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吉尔布雷思夫妇(F. Gilbreth,1868 ~1924及L.M. Gilbreth,1878~1972)、甘特(H. L.Gantt,1861~1919)、埃默森(H.E-merson,1853~1931)等人。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指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19世纪在使用机器和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开展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在制造业进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内战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使用自动化机械进行专业分工,采用装配线、标准部件和成批生产的技术,为科学管理提供了根本动力。19世纪80年代,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助理工长弗雷德里克·W ·泰勒首创了科学管理的新局面。他对机器操作工的时间和操作动作进行了研究。1903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学术会议上论述了他的管理体系。泰勒的管理方法包括保存案卷,分析操作情况,确定标准,客观地雇佣劳力,对工人进行教育。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以后几年里,人们对机器、销售、材料流动、产品运送,劳力专门化和劳力集中使用等方面作了研究,对这些因素制订调节计划,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优质商品。为了根据工序进程仔细确定单位成本而引进了会计学。此外,人们还制定了工人和管理人员在职训练计划,以期使他们能够使用和发展不断改进的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亨利·L·甘特将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进展运用到科学管理上。“甘特图表”就是在付奖金的基础上,努力在工业生产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人们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来组织生产。提升和定职均以这些测试为依据。在这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出现了人事管理和劳资关系方面的新进展。大公司都建立了新的部门,以便在这两个方面执行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制订的计划。在这一时期,弗兰克·B·吉尔布雷思在工厂劳力操作方法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了工人利益、社会保险、集体人寿保险和对待工人意见等一些新的管理活动领域。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kexue guanli科学管理是以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处理管理工作,以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使管理工作降低消耗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科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科学管理的出现是与科学管理理论相关联的。科学管理思想最早是由美国人泰罗提出。1911年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包括: ☚ 管理过程 民主管理 ☛ 科学管理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要求通过分析研究,明确职责分工,改善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标准,研究人际关系和公共管理等,以达到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目的。由美国工程师泰勒在20世纪初首倡,后为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发展为现代的管理科学。 科学管理借助各种事先制定的科学的程序、标准和制度,对工业生产、分配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用科学的方法维持生产秩序的管理。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亦称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是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管理目标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对工人工时消耗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 通过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动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操作法; 实行计件工资制; 对工人实行技术培训,以代替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科学管理是管理史上的一次革命,从此管理成为一门科学。 ☚ 传统经验管理 现代管理 ☛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作为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动阶段,是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泰勒的倡导下进行的。泰勒作为一个工程师强调实干苦干和合理化运动。他不是提倡一般性的管理,而是着重致力于实验、工程和机械,集中于提高工作者的效率。在其早期著作中,他把自己的思想说成是“对工作的管理”,直至1910年人们才把它叫作“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计划、标准化和在操作层次提高人们的工效,达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 管理 管理过程学派 ☛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指按科学原则组织企业职工进行生产和各项工作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形成于20世纪初。1911年美国人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正式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时间,按科学方法确定完成某一工序的最大速率;研究动作,使其最易又最快;研究作业顺序,使各个部分的工作有秩序地衔接;规定工作定额;选择劳动者;实现工具和设备标准化;编制预算,采用成本会计等。科学管理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的方法,一个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一个是改进管理效率。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贡献的,除众所周知的泰罗外,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埃默森等人。 ☚ 古典管理学派 泰罗的管理原则 ☛ 科学管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最优的设计、设备、工艺、操作的控制方法来组织生产,对生产经营的实践,进行科学的观察、调查、分析和归纳,从而进行更合理的组织,以较少的消耗获得较大的经济效果的管理活动。二十世纪初泰勒等人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它主要有六方面的要素:(1)实行标准化原则,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系统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刺激性的报酬制度,鼓励工人超额完成工作量。(4)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管理人员负责计划职能,工人承担执行职能。(5)实行职能组织制。实行管理职能的他工和专业化。(6)实行例外原则。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由高级管理人员拥有,日常的事务由下级管理人员处理。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通过分析研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20世纪初期,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首先提出。吉尔布雷斯夫妇及甘特等也作出了贡献。主要内容有: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改善工作方法,规定工作标准,作为进行工作的依据和奖惩的尺度;合理布置厂房设备,做好设备保养维修,合理组织物资供应、储存和运输,做好工作衔接,避免浪费;编制预算,控制成本,分析财务报表等;此外,也涉及市场研究、办公室管理、人群关系和公共关系等问题。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广义的科学管理,指应用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管理企业。按客观经济规律管理企业,就是运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经济,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的方式,合理地支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地组织产、供、销,妥善地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用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按自然规律要求管理企业,就是要充分利用已取得的各项科学技术成就,合理地组织生产,不断地改进设备,革新工艺,选用效能大的新材料,节约和采用新能源,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机器、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地在“挖潜、革新、改造”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要实现科学管理,还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加强职工文化科技的培训,建设一支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职工队伍。 ☚ 传统管理 专业管理 ☛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以泰罗为代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弗雷德里克·温斯洛 · 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从18岁进工厂做学徒工,经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艰苦自学,不仅于1883年获得斯蒂芬工艺学院的机械工程学位,而且于1884年被提升为米德维尔钢铁厂总工程师。在实践中,他感到传统的、单凭经验办事的管理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改进管理,他从1880年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劳动所花的时间。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并在其著作里全面地加以阐述和发展。其中代表性著作有:《计件工资制》(1895)、《工场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在美国国会的证词)(1912)。 ☚ 经营管理理论学派 X理论-Y理论 ☛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亦称“科学管理阶段”。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史上继传统管理阶段以后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期。从20世纪初开始到40年代末止,资本主义各国企业所采用的一系列与传统经验式管理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制度等的泛指和统称。科学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传统企业管理方式与高度科学技术性、高度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企业中,一方面是生产技术因电力的运用而长足进步,另一方面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却因劳资对立尖锐化以及“指挥不当”而十分低下。如在资本主义新的经济和科技中心美国,工人“故意磨洋工”和压低机器产量的现象相当普遍。针对这种状况,美国工程师泰罗首倡并在美国企业中推行“科学管理”,各国相继仿效,使企业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泰罗本人因此而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方式与方法,也称“泰罗制度”。它以下述认识为其思想基础: 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而雇主和工人的关系无疑是这项技术的最重要部分。出于调和劳资矛盾、提高生产效能的目的,泰罗着重在劳动工资管理和企业组织两个领域推行了改良措施、劳动工资管理的“科学化”主要包括: 实行定量作业管理; 开展对工人的教育和培训;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对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工人,按较高的工资率计酬。企业组织方面的改进主要包括: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 (作业活动)分开; 委托职能工长担任专门的管理业务;实行例外原则,使高级管理人员以主要精力处理非常规性的“例外事项”。这些措施在缓和劳资矛盾、提高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主利润收入等方面,均收到了明显效果。除泰罗外,这一阶段积极研究与推广“科学管理”的重要人物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福特和法约尔、韦伯等。 ☚ 传统管理 现代管理 ☛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亦称“泰勒制”。美国管理学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在《科学管理原理》中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主要有两大贡献: 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最佳的管理模式是: 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 ☚ 职业指导 泰勒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