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kexue jiashuo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的解释是人们探索未知的自然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理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科学假说是推想的产物,因而和确实可靠的理论不同,有待于实践的验证。另一方面,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与毫无事实根据、缺乏科学证论的臆测、幻想绝不相同。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了科学假说,研究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实验,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假说一旦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有关科学理论的基础。 在科学研究中,随着科学事实和科学资料的积累,会出现新的科学问题。科学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初步的假定性的回答,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性的论述,从而形成假说。 ☚ 质量与能量 科学模型 ☛ 科学假说又称科学假设,以一定的事实和经验材料为根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规律性所作出的未经实践证实的初步说明。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科学性和推测性。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经过修改、补充,科学假说才能成为科学原理。假说是通过一系列推理而形成的,假说对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假说也是社会科学的发展形式。列宁讲到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时指出:“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已经是天才的思想。当然,这在那时暂且还只是一个假设,但是是一个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极科学地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假设。”接着列宁指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庥》第1卷第7页、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