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后熟作用after-ripening of seeds形态上成熟的种子萌发前内部进行能导致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有些果树的种子必须在完成后熟作用后才能发芽、生长。 大多数落叶果树的种子是在秋季或深秋季节成熟,临近冬季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不利于果树生长, 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 果树获得了休眠特性, 以此来适应逆境, 保存自身。所以这类果树的种子, 从形态上看, 胚、胚乳以及其他部分的构造都是完善的, 但因含有阻碍萌发的物质, 种子的胚处于深休眠状态, 这样的种子, 即使让它充分吸水, 并置适于发芽的环境中, 也不会发芽, 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 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 完成后熟作用, 解除休眠状态, 才能发芽、生长。而大多数常绿果树的种子没有后熟过程,种子形态成熟之后,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即可萌芽、生长。 后熟中的种子。在较低温度的作用下, 水分由珠孔进入内部, 使种皮软化(仁果类)或种壳胀裂 (核果类),通气得到改善, 胚的呼吸强度增大, 提高了细胞膜的透性及酶的活性, 种胚及下胚轴中抑制胚活动的根皮苷、内种皮中的脱落酸减少; 核糖核酸(RNA)及脱氧核糖核酸(DNA)增加; 淀粉转化为糖; 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氨基酸; 脂肪变为脂肪酸; 开始了旺盛的生理活动, 种子才能萌芽生长。 果树种子完成后熟作用要求的条件因树种而异,有的只需要一定的低温就可以完成后熟, 如核桃。但大多数树种需要2~7℃的低温和适宜的湿度, 时间的长短因树种而异(见层积处理)。 生产上常用的促进果树种子后熟的方法有: ❶利用层积处理或低温存放种子; ❷进行秋播(中国温润气候区及冷凉湿润气候区) 利用自然界冬季的低温、雨雪, 促进种子后熟; ❸对具有坚硬种壳的种子, 如山楂、桃等。在层积处理或秋播前, 结合使用机械、药剂或变温处理等方法, 破坏种壳, 才能更好地促进种子的后熟及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