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秋海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秋海棠 秋海棠长篇小说。秦瘦鸥著。1941年连载于上海《申报》副刊《春秋》,1944年在桂林出版。写北洋军阀时代京剧艺人的悲剧。艺人秋海棠开始唱旦角时被军阀袁宝藩和贵妇人王大奶同时当作“玩物”,备受凌辱。后与袁的姨太太罗湘绮相遇,出于受蹂躏的相同遭遇,两人相爱,秘密同居,并生下一个女儿梅宝。事发后,秋海棠被毁容,遂退出舞台,携女回乡种田。经过十多年的折磨,父女俩辗转到上海谋生,当秋海棠与罗湘绮再度相遇时,已奄奄一息。为不愿拖累罗湘绮,秋海棠跳楼自尽。主人公秋海棠淳朴、善良,在逆境面前坚持忍耐,他的悲惨经历概括了旧社会许多艺人和弱者的遭遇。故事有头有尾,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通俗流畅,感情缠绵悱恻,颇有艺术感染力。 ☚ 茅山下 风声鹤唳 ☛ 秋海棠 秋海棠洪炳文作。有清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1912年刊《小说月报》第二年第十一至十二期本。取材于近代女英雄秋瑾事迹。以香积国花神秋海棠隐喻秋瑾。三折。叙秋海棠办学、被捕、受审、就义以及女友为其营葬、往吊诸情节,皆本于秋瑾生平实事。作者署名“悲秋散人”,亦寓怀念秋瑾之意。剧中借花判之口,揭露官场之黑暗、腐朽。 ☚ 悬岙猿 白桃花 ☛ 秋海棠 秋海棠五幕七景大悲剧。李云子等据秦瘦鹃原著改编。1943年北平四一剧社出版。 ☚ 选举去 活 ☛ 秋海棠 秋海棠五幕七景悲剧。秦瘦鸥著。1946年3月上海百新书店胜利后1版。 ☚ 秋 一盏灯 ☛ 秋海棠 秋海棠长篇小说。秦瘦鸥著。1942年7月上海金城图书公司初版。1943年10月奉天(沈阳)东方书店初版。 ☚ 乔英 突变 ☛ 秋海棠 秋海棠长篇小说。秦瘦鸥著。写于1941年。同年2月开始连载于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和《春秋》上。1942年7月由上海金城图书公司初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俗文学的优秀名篇。作品问世后,曾先后改篇为话剧、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小说以作者在二十年代亲历亲闻的许多京剧、昆剧等著名艺人的悲惨遭遇为素材,运用现实主义的彩笔,经过作者新颖别致的艺术构思,以及细腻心理描写和大众化的人物语言,迭宕迂回、引人入胜地描写了著名老艺人秋海棠在北洋军阀时代血泪斑斑的悲剧生涯:秋海棠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为生活所迫,便将十二岁的他送入梨园玉振班学戏。由于秋海棠牢记母亲的谆谆嘱咐:“只要你的戏唱好,娘就有饭吃!”所以凭借他的聪明伶俐、勤学苦练和那“一张怪清秀的脸庞”,终于成为名噪全国的男扮女装的红旦角。后来,他在天津唱戏时,认识了军阀袁宝藩的三姨太太罗湘绮。而罗原是一个女大学生,袁虽利用权势霸占了她,但湘绮却始终认为“他有本领骗到我的身子,却不能骗到我的心”, “而且也不是他的小老婆,只是给他幽禁起来的一个囚犯!”所以,他俩一见钟情,心心相印,都愿意“做—个永久的朋友”。后来,他俩生下了—个女儿梅宝,但不久事情败露了,秋海棠遭到了军阀袁宝藩毁容,被迫隐居乡下,后因打仗和坐吃山空,不得不带着亲生女儿梅宝,一路卖唱,受尽了欺凌和折磨,逃难到上海。后来,正当梅宝和罗湘绮母女时隔十几年又相认后,同乘汽车去找秋海棠时,他已悲愤地从“楼上摔下来死了。”对于小说的思想意义,早在作者1942年7月7日所写的《<秋海棠>前言》中,就有过明确的解释:“虽然有不少太太小姐们在读完《秋海棠》以后,认为结局太惨了,可是我这一部小说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产物,不能让它离开现实太远。因为人生本是一幕大悲剧,惨痛的遭遇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史上都有,而骨肉团圆,珠还合浦等一类的喜事,却只能偶然在春梦中做到”。作品透过秋海棠“这一个”艺术典型的人生悲剧,展示了反动军阀的残酷,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反映了旧中国艺人们的惨痛命运。 ☚ 马伯乐 一个人的烦恼 ☛ 《秋海棠》
陈撰 三千醉面蜀宫妆,恨欠留人月一方。 欲借吴姬过夜清,三更与子共灯光。 【评说】 本诗选自苏州博物馆藏陈撰《花果》册页之《秋海棠》题诗。 陈撰(1686—1754),清代画家,字玉几,号楞山,又号玉几山人,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后移居杭州,曾流寓扬州,所以黄宾虹《古画微》也把他列入“扬州八怪”之中。康熙年间,馆于程梦星筱园十年。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不就。以书画游于江淮之间。陈撰晚年,受扬州盐商江鹤亭之聘,寓江氏康山草堂。与汪士慎、高翔等友善,常在马氏小玲珑山馆吟诗作画,著有《玉几山房诗集》。他为人品性孤洁,绘画风格萧疏闲逸。 以花喻人的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屡见不鲜,而这首题画诗与之相反,以人喻花,并赋予秋海棠以生命。首句就以秋海棠比作孟蜀宫中的美人。秋海棠“花色粉红,甚娇艳”(《广群芳谱》卷三六),以三千蜀宫艳妆来比,足见其美,因为陆游《海棠》诗中早就说过:“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诗中“醉面”一词就更加传神地点出它的娇媚艳丽。苏东坡写海棠时也曾用过类似的手法:“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给秋海棠赋予了人的美貌之后,诗的后三句就着重赋予它人的情感。据《采兰杂志》云“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广群芳谱》卷三六)诗歌就由此传说生发开去,写它在北窗之下,陪伴吴姬共渡漫漫清夜,直至三更,共临窗前灯下,将自己满怀的离愁思绪,都寄与天上的一轮明月,让明月把这一切遥递远方的人,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思和回味的空间。 秋海棠袁枚
袁枚的这首咏秋海棠的绝句写得清新疏俊,颇有特色。 首一句“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的花色与形。娇红的秋海棠花朵点缀枝头,姿态窈窕美好,给人以鲜明色彩感。“娇”字包含有拟人的“情态”感,不单纯是红色的色彩限制修饰语。“独含秋气发花迟”是续补这秋海棠花的独特之处。她发花迟,独含秋气,与题目中“秋”字相照应。试想,当秋天来临,花事已过,而这秋海棠的枝头却缀满了朵朵娇红的花朵,独含秋气而发,不是令观者心头为之一喜吗?其窈窕姿态令人注目,令人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到此,这秋海棠的外在娇红窈窕形象鲜明可见。第三句转而描写其香“暗中自有清香在”,原来这么美好的秋海棠还有暗香袭人,但是,作者在结句一点“不是幽人不得知”。秋海棠的清香是有,不是幽居之人是难以领略的,只有那些幽雅之人,不仅仅能欣赏秋海棠的娇红窈窕姿色,而且进一步领略秋海棠的内在神韵清香可人。 前人咏秋海棠绝句颇多,明陈道复《秋海棠》诗写道:“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夜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所咏的看来也是红色,“艳姿”一语可证。而俞琬纶《秋海棠》则明显是咏红色秋海棠”春色光阴到海棠,独留此种占秋芳。稀疏点缀猩红小,堪佐黄花荐客觞 。”其中“稀疏点缀猩红小”同袁枚的“小朵娇红窈窕姿”有异曲同土之妙。不过,俞作没有点到“清香”,结句也不如袁作含蓄。二者相较,倒也各具特色,但也不妨说袁作后来居上,略胜一筹。 秋海棠秋瑾
秋海棠为名花,诗人们吟咏不断。不过,咏秋海棠诗佳作虽不少,托物言志者也屡屡可见,但象秋瑾这首立意新颖的借秋海棠言志之作,出自女性之手,仍颇为引人注目。 “栽植思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深。”诗人在这里述说各类品种的海棠,栽种的工夫基本一样,承受的雨露也基本相同,可是开出的花朵,颜色有的浅淡,有的浓艳。这两句是在描述海棠姿态万千,不求雷同。行笔至此如同多数咏秋海棠诗一样,还是在写海棠的形与貌,并没有接触海棠的神采。而一般绝句起首也都以平实之语作铺垫以为后两句蓄足气势。如同音乐的序曲,为高潮作准备一样。“平生不藉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诗人轻轻掉转笔锋,写出秋海棠的内在品格特征别开生面。千姿万态的秋海棠,专在秋季里开花,她既不凭借春光的温暖,也不靠春雨的滋润,(这当然是仅从秋海棠不在春季开放这点看不可拘泥)而是象威武的斗士一样,勇敢地在凉秋晚风中傲然开放。这样一转,有前两句平平而起的衬托,就愈加显得这两句的突兀与警拔,绝句之妙全在于此。 在秋瑾之前,有多少诗家文士咏秋海棠时,也曾以花喻花。有的说“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如处女”;有的说“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还有的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说来说去,大都把海棠写成柔弱的处女、美女、睡美人,多从“形”、“貌”方面去描述海棠的娇美,而少有从“神”、“态”方面去展示海棠的风格。把海棠写得风流俊俏有余,高洁品格不足。 诗如其人,秋瑾这首秋海棠诗所以与众不同,与追求自由民主的秋瑾,所处时代毕竟同以往的文人不同有关。她身为弱女子,却敢于冲破封建传统羁绊,大胆走向革命。先是赴东洋留学,在日本加入光复会。后回国办《中国女报》,倡导女权。又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会堂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筹划皖浙两省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她不幸被捕,就义于古轩亭口。投身革命后的秋瑾,诗文中同时表现出愈来愈坚定的意志,展现出愈来愈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同样吟咏梅花、海棠,却不再是早年的离情别绪,代之是以难销尽的雄心壮志。因而,这首秋海棠诗,立意、风格不仅有别于以往文人,也有别于早年的诗人自己。 这首小诗,生动展示了一位摆脱封建羁绊追求自由,不藉春光、勇斗晚风,不怕磨难、矢志不移的鉴湖女侠精神风貌,堪称咏秋海棠诗中之佳作。诗的后两句,更称得上咏秋海棠的难得佳句。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秋海棠 秋海棠 qiūhǎitáng 亦稱“斷腸花”、“八月春”、“爛腸草”。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塊莖球形,直立光滑。葉片寬卵形,頂端尖,基部心形,緣細波狀。葉柄紫紅色。八九月間開花,單性,雌雄同株,淡紅色,腋生,排成聚傘形。蒴果有翅。宜盆栽,供觀賞,亦可佈置花壇花境。入藥。分佈於江南各地。元·伊世珍《嫏嬛記》卷中:“《採蘭雜志》: 昔有婦人,思所歡不見,恒灑淚於北牆之下。後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其葉正緑反紅。秋開,名曰‘斷腸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三才圖會·草木》:“秋海棠舊傳爲爛腸草,近日見人取梗去皮蘸糖霜吃,頗清香,其花艷麗可愛。” 秋海棠 秋海棠【同义】总目录 断肠花八月春秋海棠 秋海棠 欧美喻指女性的乳房。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字数:23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哺乳瓶 留情岭 ☛ 观赏花名 观赏花名牡丹:花王(百花王) 国花 国色(国色天香) 国艳 姚魏 洛花 洛阳(洛阳花) 茜金 鼠姑 雄红鹿韭 贵客 赏客 木芍药 富贵花 百两金 醒酒花 大北胜御衣黄 天下真花 伊洛传芳 ☚ 好花 荷花 ☛ 秋海棠Evans begoniaBegonia evansiana Andr.,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也有分布。地下茎呈块状,茎干粗壮,多分枝,柔软光滑,绿色,肉质,节带红色。叶斜卵形,叶背叶脉呈紫红色。叶腋间生有小珠芽,落地成苗。夏秋开花,花粉红色。2n=24,26。喜半阴多湿环境。分株繁殖。生长期需充足水分,开花期须半阴,块茎休眠期稍干燥。盆栽或配置岩石园。全草入药。同属观赏种还有斑叶秋海棠和中华秋海棠。 《秋海棠》qiu hai tangBegonia→秦瘦鹃 (Qin Shoujuan) 秋海棠begoni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