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祐
【生卒】:1465—1528 【介绍】: 明代学者。 字子积,号訒斋。江西鄱阳人。 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知州、山东副使、同知、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召任吏部右侍郎,未赴任而卒。师事胡居仁,居仁以女妻之。 严守师说。在狱中著《性书》3卷。 坚持理气结合说,取代替程颐的“性即理”之说,认为性不等于理,性是由理与气结合而成。“性合理与气而成,固不可指气为性,亦不可专指理为性”。 (魏校《复余子积论性书》)反对前人理气分离的性论,认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是不可分开的。 “既是天地之性,只当以理言,不可遽谓之性。气质之理,正是性之所以得名,可见理与气质合而成性也。”(同上)指出万物的不同特性全在于禀气的不同。 还强调程朱的诚敬思想,认为“程朱教人,拳拳以诚敬为入门,学者岂必多言,惟去其念虑之不诚不敬者,使心地光明笃实,邪僻诡谲之意勿留其间,不患不至于古人矣。”(《明儒学案》)不同意王守仁在《朱子晚年定论》中关于朱熹之学终归于存养的结论,认为朱子之学前后三变,不能以其入门功夫论之。编有《文公先生经世大训》,另著《性书》今不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