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禾草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禾草丹thiobencarb早期芽后用的内吸传导选择性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商品名杀草丹(Saturn)、稻草完、高杀草丹。化学结构式: 性能 纯品外观为淡黄色液体,密度 1.16(20℃),沸点126~129℃(1.07帕),熔点3.3℃,闪点172℃,蒸气压0.29×10-2帕(23℃)。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27.5毫克/升(pH6.7),易溶于二甲苯、醇类、丙酮等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对热稳定,对光较稳定。低毒。原药大鼠(雄性)急性经口LD50 920毫克/千克,小鼠(雄)急性经口LD50大于1000毫克/千克,大鼠经皮LD50大于1000毫克/千克,家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7.7毫克/升(1小时)。对兔皮肤和眼睛有一定刺激作用,但短时间内即可消失。在动物体内能很快排出,无累积,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突变、致畸、致癌作用。大鼠三代繁殖试验未见异常,两年饲喂无作用剂量大鼠为3毫克/千克·天。鲤鱼48小时TLm为3.4毫克/升,白虾96小时TLm为0.264毫克/升。鹌鹑LD50为7800毫克/千克,野鸭LD50大于10000毫克/千克。 作用机制 禾草丹被杂草根部和幼芽吸收转移到生长点,有很强抑制作用。禾草丹阻碍α-淀粉酶和蛋白质合成,对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有强烈抑制作用,因而导致萌发的杂草种子和萌发初期的杂草枯死。稗草吸收传导禾草丹的速度比水稻要快,而在体内降解禾草丹的速度比水稻要慢,在体内积累浓度较高,其选择性是由吸收、传导、降解能力的差异造成,水稻、稗草在不同生育阶段其选择性大小也有差异,水稻生育初期安全性差,稗草1.5叶期前敏感,3叶期以后具耐性。禾草丹能迅速被土壤吸附,淋溶性小,一般分布在2厘米土层处,蒸发和光解造成的损失小。在土壤中半衰期,通气良好条件下为2~3周,厌氧条件下则为6~8周。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厌氧条件下被土壤微生物形成的脱氯禾草丹,能强烈地抑制水稻生长。 应用 禾草丹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稻及移栽稻田,防除稗草、三棱草、鸭舌草、牛毛草等。也可用于棉花、小麦、马铃薯等旱地作物,防治马唐、蓼、藜、苋、繁缕等杂草。水育秧田、水直播田可在播前或播后10~15天,稻苗1.5叶期,稗草出芽至1.5叶期施药,避开发芽期,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125~1875克,药土法施药时水层深2~3厘米,施药后保水5~7天。旱直播稻或旱秧田用药每公顷1500~3000克,施药时期和方法同上。插秧本田于移栽后5~7天,稗草发芽至2叶期前,田间水层3~5厘米,每公顷用1500~3000克,药土法撒施,药后保水5~7天。为扩大杀草谱可用禾草丹与西草净混剂(禾草丹-s)适用于插秧田中期除草,在秧苗移栽后10~15天,稗草2.5叶期施药以防除一年生杂草为主,在秧苗移栽后15~25天施药以防除眼子菜等多年生杂草为主,每公顷用57.5%禾草丹-s(商品量)3.75~5.25升,田间保水层3~5厘米,药土法均匀撒施,在气温30℃以上连续高温,秧苗瘦弱、小苗秧、田块漏水时施药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禾草丹可与草枯醚、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敌稗等除草剂混用扩大杀草谱。旱田作物如小麦在1.5叶期、看麦娘等杂草立针期,田间湿润时施药,用药量、施药方法同旱直播稻。 禾草丹benthiocarb又称稻草完、稻草丹、杀草丹。氨基甲酸酯类内吸、选择性除草剂。化学名称: N,N-二乙基硫赶氨基甲酸对氯苄酯。化学结构式如下。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26~129℃/10.67 Pa,23℃时蒸气压为293.3×10-5 Pa,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甲苯、醇类、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热、酸、碱稳定,对光较稳定。可被萌发的种子、幼芽、幼根吸收,也可被幼苗的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到生长最旺盛的部位,抑制蛋白质和吲哚乙酸的合成,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进而抑制发芽及以后植株的生长,使叶片卷曲,叶色浓绿,逐渐枯死。杀草丹可用于水稻、油菜、大豆、花生和蔬菜田,防除稗草、牛毛草、异型莎草、鸭舌草、马唐、狗尾草及看麦娘等。对人、畜低毒,大白鼠急性口服LD50为920 mg/kg,家兔急性经皮LD50>2 000 mg/k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