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离骚正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离骚正义 离骚正义楚辞研究专著。清代方苞作。1卷。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人。学有根底,为清代著名“桐城派”学者。此书为注释本。书中每引正文一段,即予以注,注皆陈本节大义,不及名物训沽,罕引他说。其中有申义或别论章旨等,多就各节推阐,极少涉及全篇脉络。此书异于明代以来以时文义例说骚之弊,亦少“桐城”批点恶习;其所发明大义,以屈子成忠即成孝为旨,颇类刘献廷《离骚经讲录》说法。版本有清康熙中刊《杭希堂全书九种本》,清乾隆十一年方氏家刻,《望溪全集》本,清光绪二十四年嫏环阁重刻活字本。 ☚ 离骚中正 离骚节解 ☛ 离骚正义清方苞(1668—1749)撰。一卷。苞字灵,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康熙进士,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九种)行世。是书为全书第五种。引正文一段,然后低一格另行为著。注皆述本节大义,而不及名物训诂,引他家说极少。其有申议或别论章旨及术语关键等,则另加小圈以间之。观全文多就各节推阐,而极少涉及全篇脉络。既无明以来以时文义例解《离骚》之弊病,亦很少桐城派批点古书之恶习。 有清乾隆十一年(1746)方氏家刻《望溪全集》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嫏环阁重刻活字本。 离骚正义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 (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宣扬封建礼教。少数作品如《狱中杂记》等内容较好。一生著述甚多,有《周官辨》、《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春秋直解》、《左传义法举要》、《方望溪先生全集》等。《离骚正义》或称《离骚经正义》。注释体例为,先引原文一段,再低一格注释,注释只陈述本节大义,而不及名物、训诂。引他家说甚少 (仅第一段引安溪李氏一条),如有申义、别论章旨及术语关键等,另以小圈表明间隔。多就各节进行阐述,极少涉及全篇脉络。本书观点,认为屈原成忠即所成孝,不足取。版本有清刻本,与《史记补正》合刻,东北师范大学藏。清康熙中刊《抗希堂全书九种》本,《正义》为第五种。清乾隆十一年 (1746)方氏家刻 《望溪全集》本。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嫏嬛阁重刻活字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