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离亭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离亭燕

离亭燕

词牌名。一名《离亭宴》,因宋张先词中“离亭别宴”句而得名。张作为双调七十七字,仄韵。一般为双调七十二字,上下阕各四仄韵。又曲牌名。北曲入双调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异。

☚ 风入松   剔银灯 ☛
离亭燕

离亭燕

即《离亭宴》。宋张昪词(“一带江山如画”)名《离亭燕》,见宋范公偁《过庭录》。

☚ 离亭宴   唐多令 ☛

离亭燕

浦口晚泊

江弄琼花如练,好景经秋初染。漠漠蔚蓝天水合,谁落归帆一片?渔火蓼村边,惊起断行征雁。

对指石城茅店,传是故侯庭院。消歇繁华经乱后,零落酒旗歌扇。怅望倚篷窗,新月满如人面。

浦口,在长江北岸,对面便是历史名城金陵 (今南京)。词人晚泊浦口,见澄江归帆,渔火征雁,隔江遥望,不由感从中来,发出兴亡之慨叹。

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江弄琼花如练”写词人泊船岸边,首先便被大江的美吸引住了。那腾涌的浪花,如一朵朵绽开的琼花,而整条大江看上去就象一匹洁白的绢。“好景经秋初染”句则是作更大范围的概括,季节已是秋天,山峦、树木和田野都变得五彩斑斓,好象新染就的一样。接着词人纵目远眺,只见暮色中,在蔚蓝色的天水相接处,孤零零地落下了一片归帆。环视江岸小村,则闪起了星星点点的渔火,惊得离群的大雁飞去。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晚泊所见景色。景色明丽,但笼罩着凄清的气氛。薄暮孤帆,江村渔火,断行惊雁,都给人一种孤冷寂寥之感,这就为下片的抒发感慨创造了情绪氛围。

下片即抒发兴亡之感。“对指石城茅店,传是故侯庭院”,从前王侯贵族的豪门大宅,曾经那么地炫耀,而如今则成为石城的普通茅店。这一句表明了王侯贵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接下去的两句承上意进一步描写石城今昔的衰盛之变,曾经酒旗飘曳、团歌扇舞的繁华城市,经过一场场的战乱,如今是消歇零落,一派衰飒景象。面对此景,词人怎能不怅然悲寂?这就自然地引出了 “怅望倚篷窗”之句,前文所描写的萧飒景色与这悲沉伤感的“怅望”之情,在此浑然相汇,情景交融。结句“新月满如人面”颇有意味。前文都是着力描写萧寂的景色,而歇拍却选用满如人面的新月入词,词人这样写目的在要用新月来反衬消歇了的繁华和零落了的酒旗歌扇。在新升满月的对比下,在新月冷光的射映下,石城的景色会显得更加凋零冷寂。这与刘禹锡《石头城》诗的末两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似。沈义父《乐府指迷》曾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此词在写景抒情的基础上,以满如人面的新月作结,通过具象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把对历史的思索留给了读者,正可谓言有尽而意无余。

前人有关金陵咏史怀古佳作颇多,此词虽无特出之新意,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自有其老到之处,这主要表现在情景相融的方式上。一是情与景在质态上一致而相融。作者笔下的景物是薄暮孤帆、断行惊雁,一派凄清孤寂,作者想石城昔日的华繁热闹,对今日的衰颓凋零,心情是悲寂伤感的,这景在质态上与情一致,就为情的抒发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条件。一是情与景在质态上相反而相成。作者的心情是孤寂的,而词作结尾却出现了“新月满如人面”的景观。一般说来,满如人面的新月常会给人温润之感,而此处,由于前文已着力渲染了景的孤寥肃冷,表现了情的伤感沉寂,因之,满如人面的新月就成了石城零落衰败、冷寂肃飒景色的对比,而从反面烘托、强化了情的孤寂,景对情的反托非但没有破坏全词的统一意境,而是更增加了情的力度,使得词作者的兴亡之叹更具感染力,更令人回味。这第二种情与景的交融方式,正是此词的佳思之所在。

离亭燕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这是一首怀古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词朴而情厚,与婉约词风有别。结句“移情入景”,以景见情,怅惘的思绪与苍凉的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言尽意不尽之妙。
☚ 玉楼春   燕归梁 ☛
000108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