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基督教 > 禮拜堂2 禮拜堂2 lǐbàitáng 亦稱“教堂”。基督教舉行宗教儀式的殿堂。希臘文原意爲主的居所。我國古代多以寺稱之。始建於唐。景教在唐長安所建稱大秦寺,元代天主教所建多稱十字寺。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十:“大秦國者,西天諸國之都會,大食番商所萃之地也。其主號麻囉弗,以帛織出金字纏頭……屋下開地道,至禮拜堂一里許。王少出,惟誦經禮佛。遇七日,即由地道往禮拜堂拜佛。”麻囉弗,蓋指總主教。宋·趙汝适《諸蕃志》卷上:“宫室下鑿地道,通禮拜堂一里許。”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清真寺 > 禮拜堂1 禮拜堂1 lǐbàitáng 亦稱“禮拜寺”。即清真寺。宋·方信孺《南海百詠》:“每歲五、六月,夷人率以五鼓登其絶頂,叫佛號,以祈風信,下有禮拜堂。”元·吳鑒《泉州重修清淨寺碑記》:“自禮拜寺先入閩廣,此□蓋已遠矣。今泉造禮拜寺,增爲六、七,而兹寺之廢復興,雖遭時數年,名公大人碩力襄贊,亦集思廣益,徵之有其人也。”亦泛指誦經行禮之堂。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外國門·大秦國》:“王少出,惟誦經禮佛,遇七日,即由地道往禮拜堂拜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