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車船具部 > 戰船 > 福船 福船 fúchuán 明代水軍中之大型主力戰艦。因造於福建,故稱。明·鄭若曾《江南經略·福船論》:“福船之制,高大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張,其尾高聳。設柁樓三重於上,傍皆設板,護以茅竹,竪立如垣,其帆桅三道。中爲四層:最下一層不可居,惟實土石,以防輕飄之患;第二層乃兵士寢息之所,地板隱之,須從上躡梯而下;第三層左右各設大門,中置水櫃,乃揚帆炊爨之處也,其前後各設木碇,繫以綜纜,下碇、起碇皆於此用力;最上一層如露臺,須從第三層穴梯而上,兩旁板翼如欄,人倚之以攻敵。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敵舟小者,相遇即犂沉之,而敵又難於仰攻。”明·唐順之《武編前集·舟》:“福船……周圍鋪板或列茅竹禦銃;上設女牆及炮牀,前後皆不可入,惟兩旁各開一小門以入。桅上網繩爲斗,可容二人。”明·戚繼光《紀效新書·治水兵篇》:“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但吃水一丈一二尺,惟利大洋,不然多膠於淺,無風不可使。”又,《福船應備器械數目》:“大發熕(重型火炮)一門,大佛郎機六座,碗口銃三箇,噴筒十六箇,鳥嘴銃十把,烟罐一百箇,弩箭五百枝,藥弩十張。” 福船 (《籌海圖編》) 福船 067 福船俗称“大福船”。明代一种巨型战船。据《明史·兵志四》载:“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伏发,可顺风行。” ☚ 车船 沙船 ☛ 福船 福船一种尖底海船。产地福建,故名。宋代即有“海舟以福建为上”之说。到明代,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其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为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士兵,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福船具有体积大,载量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的特点,吃水四米,是当时深海区优良战舰。 清福船复原模型 ☚ 宝船 沙船 ☛ 福船明代嘉靖时期(1522~1566年),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的水军营所装备的大型战船。是当时海战威力较大的战船。福船装备大发熕(即舰首炮) 1门、大佛郎机6门、碗口铳3个、喷筒60个、鸟枪10支、烟罐100个、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火炮20个,以及各种冷兵器上千件。福船有乘员64人,其中水手和杂役9人,战斗兵员55人,编5甲。第一甲是佛郎机甲,操射大发熕、佛郎机,待敌船接近时抛掷火球和火砖;第二甲是鸟枪甲,专门发射鸟枪;第三、四甲是标枪、杂艺甲,兼有操舟和近战任务;第五甲是火弩甲,专射火箭。总计全船有一半士兵使用火器。因此,福船是中国水军发展史上最早以大中型火炮为主要杀伤火器的大型攻击战船。 福船 福船一种尖底海船。产地福建, 故名。宋代即有“海舟以福建为上”之说。迄明, 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其高大如楼, 底尖上阔, 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士兵,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福船具有体积大、载量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的特点, 吃水四米,是当时深海区优良战舰。 ☚ 遮洋船 六、财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