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物 福物祭神用的供品。古人认为分享供品可以带来福气。《周礼注疏》 :“凡受祭肉者,受鬼神之祐助。”《梵天庐丛录》:“今人称牲物曰福礼,分胙曰散福。” ☚ 西华门 巳牌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供食 > 福物 福物 fúwù 祭祀所用之酒肉。《周禮·天官·膳夫》稱以酒肉祭祀爲致福,後因稱祭祀之酒肉爲福物。《水滸傳》第二回:“且説兩個牌軍買了福物,煮熟,在廟等到已牌,也不見來。”《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吾今缺少福物祭旗,願借你首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叩門進去,只見堂前燈燭熒煌,三牲福物,正在那里獻神。” 福物 福物福(福胙;福品) 胙 古代祭社稷和宗庙时用的肉:脤膰 祭祀用的烤肉:燔 祭祀用的熟肉:膰(膰肉) 祭祀的干肉:福脯 古代王侯祭社稷时所用的肉:脤 祭祀所余之肉:余胙 祀社神后的肉:余肉 祭祀的酒:福酒 (祭祀用的酒肉:福物)
另见:供奉 食物 ☚ 福物 福食 ☛
☚ 香 福物 ☛ 福物fú wù祭祀的物品。《水浒传》回二:“两个牌军买了~~,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 福物〈名〉祭品,尤指作为祭品的猪、牛、羊三牲。 《金》五三: 李瓶儿又差迎春送果子~到大姐房里来,大姐谢了。又: 你今日猪羊上庙,~盛得十分的,小弟又在此,怎的不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