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福安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光绪)福安县志

福建地方志。清张景祁修,黄锦灿等纂。三十八卷,首一卷。景祁有《重纂邵武府志》已著录。锦灿,本县乡绅,举人。该县志创修于明万历,至清道光间凡四修。是志以乾隆志、道光志为本,节冗补亡,纂修于光绪八年(1882),约三十六万字。首载疆域、城池、水道、海图、县治等十图。次分星野、沿革、疆域、 山川、城池、田赋、物产、学校、典礼、军制、风俗、职官、名宦、选举、人物、艺文、杂记等二十六门。形势、海防、都图、街市、水利、土堡、户口、赋税、䘏政、岁时、节候、塘汛等四十九目。为该县卷帙、门目最多的地方志书。仿福建通志例。艺文仿班史列书目于前,复采遗集优雅者录登。旧志题名下往往类书其人祖父及子孙,今止注本人居址履历,余概从删。该志注重山川、水利、物产等,记凤顶、铜冠等山、岭、岩、洞、塘、溪、滩、池、湖、泉、水塘、陂、圩等一百七十余。鱼类达百余种,药、果、竹等一百三十种,为是地颇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资料。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福安县志

❶九卷,明巫三祝修,黄启仕纂。巫三祝,广东龙川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四年任福安县知县。黄启仕,儒学训导。考福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及巫三祝来,邑志之不修已三十余年。巫令创议重修,延黄启仕主其事,至崇祯十一年而成此书。兹篇搜采尚称详备。惟纲目混乱。如明嘉靖与万历年间改变役夫受雇银价事,应载于兵食志中之差役目,却载于舆地志中之市镇目下,明显失当。文字亦欠雅洁。
❷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侯谨度纂修。侯谨度,曾任福安县知县。福安县志,明曾三修。清康熙十六年 (1677)、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又先后两修。侯谨度任县令后,以旧志多讹误漏失,故又于乾隆四十八年 (1783)纂成新志。《福安县志》乾隆四十八年刻印。共二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分野;卷二,建置沿革;卷三,疆域;卷四,城池;卷五,山川;卷六,田赋;卷七,物产;卷八,学校;卷九,祀典;卷十,礼仪;卷十一,风俗;卷十二,职官;卷十三,公署;卷十四,军制;卷十五,祠庙;卷十六,名宦;卷十七至卷十八,选举;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人物;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卷二十四,艺文;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摭遗。兹篇距前志仅二十余年,所增材料有限。然其正旧志之误处较多。其于唐薛令之,宋杨复等邑之著名人物亦记述较详,能显出此邑之特色。
❸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张景祁修,黄锦灿纂。张景祁,钱塘 (今杭州)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1877)任福安县知县。光绪五年(1879)离任。光绪八年 (1882)复署。黄锦灿,邑人,举人。按福安县志,迄乾隆四十八年 (1783),已先后六修。道光十二年 (1832),知县刘之蔼再修。张景祁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数十年未修,倡议重修。延黄锦灿总其事,于光绪十年 (1884)刻印。共三十八卷,分为二十六门:依次为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田赋、物产、学校、典礼、军制、风俗、职官、公署、名宦、选举、人物、孝义、文苑、流寓、隐逸、列女、方技、古迹、艺文、祥异、杂记。兹篇卷帙繁多,搜采丰富。考证尤精,且逐条下注有出处。如杂记类所引,有《闽书》、《全闽诗话》、《名胜志》、《金溪闲谈》、《宏简录》、《朱文公年谱》、《山房随笔》、《齐东野语》、《丹铅馀录》等,多达数十种,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显胜于旧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