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牧舍饲
改变传统的放逐式畜牧,对家畜进行舍饲圈养,杜绝对草地的践踏和过度啃食,以期逐步恢复草原的生态功能。是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对草原实施保护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是转变传统粗放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消除超载过牧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机会,植被得以迅速恢复和再生,促进植被生长正向演替,加快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速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❶禁牧舍饲可以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传统畜牧业饲养方式的转变。管理落后、质次低效和对生态破坏的不良作用,必然要被先进的舍饲养畜方式所代替。
❷实施禁牧舍饲可以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草原由于其特定的气候类型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实际状况,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水灾、旱灾、雪灾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禁牧舍饲在棚圈建设、饲草料储备、技术服务等方面,都要强于传统的放牧养畜,面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必然优于以放养为主的传统畜牧业。
❸禁牧舍饲体现了专业化养殖和集约化经营,其固有的经营特点与传统畜牧业相比,在保护草原生态,促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资金的集中投入利用,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规模养殖效益。禁牧舍饲实行采草饲喂,饲料加工技术的利用和推广,又可以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牧草和秸秆资源的利用率,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