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Protocol for the Prohibition of the Usein War of Asphyxiating,Poisonous or Other Gases,andof Bacteriological Methods of Warfare

1925年6月17日37国在日内瓦签订的议定书。《议定书》宣称:“鉴于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以及使用一切类似的液体、物体或器件,受到文明世界舆论的正当遣责;鉴于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缔结的条约中已经宣布禁止这种使用,……各缔约国同意将这项禁令扩大到禁止使用细菌作战方法。”《议定书》不仅重申禁止有毒和化学武器,而且第一次明文规定禁止细菌武器。中国于1929年8月24日加入,1952年7月13日中国周恩来外交部长发表声明,予以承认。

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

国际约章。简称“日内瓦议定书”。1925年6月17日于日内瓦签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大量使用有毒、化学及细菌武器,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和谴责,促使国际社会制订一项禁止有毒武器的条约。1925年5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开由英、德、美、日、法、意等38个国家参加的“管制武器、军火和战争工具国际贸易会议”,通过了日内瓦议定书,38个国家签署,于1928年2月8日生效。截止1982年,有10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其中包括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议定书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有毒或其他气体及类似的液体、物质或器件;禁止使用细菌作战方法;各缔约国如尚未参加其他禁止毒气条约,则接受该议定书规定的禁令;缔约各国应尽一切努力促使其他国家加入该议定书。议定书明确禁止使用有毒和细菌武器,在今天仍具有现实作用。但由于议定书的条约文本的措词有含糊之处,引起了不同的解释,对所谓“非致命”毒气(如催泪弹)是否在禁止之列产生了不同见解,使议定书的作用受到削弱。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2年7月13日宣布予以承认,并严格执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