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祭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祭礼

 儒教祭祀鬼神的礼仪。又称吉礼,吉训为福,就是祭神祈福的意思。儒教是多神教,其祭祀的对象非常多,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其名目也非常繁多,在古代,国家专门设有礼官,来掌管祭祀鬼神的典礼。古人对鬼神之祭非常重视,不但杀牲,也曾经杀人,目的就是媚神。《左传》 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以军事和祭神为国家大事。春秋以后,杀人祭神的风俗渐渐绝迹,但祭礼在国家礼乐制度中仍然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儒家以礼为教,即以祭礼为五礼之首。《礼记·祭统》说: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百姓信仰鬼神,以祭祀鬼神的宗教礼仪为道德教化的基础,就能使百姓诚惶诚恐,深信不疑。孔子虽然对宗教持怀疑态度,一则 “不语怪力乱神”,再则 “敬鬼神而远之”,但他对祭神的宗教仪式却非常重视,甚至说:“谁如果懂得了祭礼的意义,那他治理天下就会非常容易。”这意义就是 “神道设教”。《礼记·祭统》说: “祭礼有十种功能: 能见事鬼神之道,能见君臣之义,能见父子之伦,能见贵贱之等,能见亲疏之杀,能见爵赏之施,能见夫妇之别,能见政事之均,能见长幼之序,能见上下之际。” 总而言之,通过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能体现人伦关系的方方面面,让百姓在无形之中被儒家道德潜移默化。儒家道德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成为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就在于其道德教化以鬼神信仰为基础,所以 《礼记·祭统》说: “祭者,教之本也。” 也就是说,儒教伦理是以宗教为其基础的。

祭礼jì lǐ

用以祭奠的礼品: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遣人抬来。(十三·276)

悼念

悼念

悼(~文;~词;~惜)
悼念死者:吊死 青禽
悼念亡者:悼亡
悼念亡亲:蓼莪 攀柏
悼念爱妻:荀令伤神
悼念知音:摧弦
悼念凭吊亡友:松枝挂剑 悬剑空垄 挂剑空垄 剑挂孤松
悼念故人之词:闻笛(~凄然)
悼念亡友之辞:黄卢 黄垆
对死者表示惋惜或悼念:九原不作 九京不作 九原莫作
悼念已故长者:悲谢傅
对着遗迹等悼念古人或感慨往事:凭吊
凭吊往古之事:吊古
举行仪式悼念:祭(~礼;主~;墓~;致~)
以菲薄祭品悼念亡友:只鸡絮酒
作佛事悼念死者:荐悼
悼念死者并慰问安抚家属:悼唁
发电报吊唁:电唁
至丧家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吊慰
低头肃立,以表示沉痛的悼念:默哀(鞠躬~)
哀痛悼念:恻念
沉痛地悼念:隐悼
不忘旧情,沉痛悼念亡友:车过腹痛 转车腹痛 过车腹痛 腹痛车过 腹痛回轸
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悼念:百身何赎 百身莫赎 百身宁赎 百身奚赎 人百何赎 人百莫赎 莫赎百身 万人何赎
生前无知己,死后只有青蝇来凭吊:青蝇吊客

另见:吊唁 怀念 祭奠 丧事

☚ 悼念   伤悼 ☛

祭礼

祭礼

祭祀之礼:吉礼
举行祭礼:开祭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释奠 舍奠
古代为除灾邪而举行的仪式:祓(~除)
古代对神鬼、先祖所举行的祭礼:
四时正祭之间的祭礼:间祀
古代祭天仪式:燔(燔柴) 禋祀
升烟祭天的仪式:禋礼
古代在军队驻地举行的祭礼:祃(祃祭)
古时出兵行祭旗礼:祃牙 祃旗 杩纛
盛大的祭礼:殷礼
(祭祀或祭奠的仪式:祭礼)

另见:祭祀 烧香 祭祀场 祭品 跪拜

☚ 婚礼   丧礼 ☛

祭礼ji li

sacrificial rites

祭礼

sacrificial rites


祭礼

cult


祭礼

sacrificial rite


祭礼

memorial ceremon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