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枕法
汉代宫廷方。系汉武帝刘彻东巡至泰山脚下时偶然获得的延年防病方法。其法 “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厚二分,盖致之令密,又当使开闭也。又钻盖上为三行,行四十孔,凡一百二十孔,今容粟米大” ( 《御药院方》)。然后将川芎、当归、白芷、辛夷、杜衡、白术、蒿本、木兰、蜀椒、桂、干姜、防风、人参、桔梗、白薇、牡荆实、肉苁蓉、飞廉、柏实、薏苡仁子、款冬花、白衡、秦椒、麋芜及乌头、附子、黎芦、皂角、菵草、石矾、半夏、细辛等三十二味中药各一两分别碾碎装入枕中,其中后八味因有毒性,应放在下面,另二十四味置于其上。再用布将枕包裹好,于冬至日开始使用,枕中药性可由小孔经包布缓慢逸出而发挥作用。据载 “枕百日,面有光泽; 一年,体中所疾及有风疾一一皆愈差 (瘥)而身尽香; 四年,白发变黑,齿落重生,耳目聪明”。(同前) 汉武帝曾向东方朔询问此法之机理,东方朔答道: “夫病之来皆从阳脉而起,今执药枕,风邪不得侵人矣。” (同前) 观其所用之药,多为祛风散寒之品,而头为诸阳之会,以此为枕,风寒皆难自头部侵进人体,故可令人无病延年。由于此法确能防病强身,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故为历代封建帝王所喜用 自宋代道教领袖张君房在 《云笈七籤》 中设述这一方法后,《圣济总录》、《饮膳正要》、《御药院方》 等与宫廷有关的医药书中均予载录,并传向民间,遂不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