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气来、情来神来、气来、情来是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提出的美学观点,说明创作中的特点与规律性问题。 《河岳英灵集序》说:“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神来”之说,源于《庄子》“轮扁斫轮”等寓言故事。这里的“神”,指诗人由于长期创作实践而达到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境地。“神来”,即指创作时,诗人的艺术思维进入自由王国,产生神来之笔和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气来”之说,源于孟子的“养气论”。指开阔胸襟,陶冶情性,养浩然之气而使之命笔,在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驱使下,写出真气贯注,郁勃顿挫的作品。“情来”说源于《荀子·乐论》并由《礼记·乐记》和《诗大序》一脉相传,经陆机“诗缘情而绮靡”和萧绎《金楼子》等阐释,指个人内心的哀乐感情。诗人于哀乐,发为性情,情思突如其来,便能创作出缠绵委婉、意悲调远的作品而感人至深。“神来”、“气来”、“情来”说,是殷璠对前代三种理论的总结,并用以概括和指导唐诗创作的艺术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