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封shén fēng(字)裴肃,隋代人,任贝州长史。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神封 神封 shénfēng 足少陰腎經穴。在第四肋間隙,胸骨中綫旁二寸處。神,指神明,封,指疆界、範圍。因其臨近心臟,心主神明,藏神,故名。主治咳喘,心悸,乳痛。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穴論》“胸俞十二穴”王冰注:“謂俞府、彧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左右則十二穴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神封,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少陰腎經》:“神封,主治胸脅滿痛,欬逆不得息,嘔吐不食,乳癰灑淅惡寒。” 神封经穴名。代号KI2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四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胸满,咳嗽,气喘,乳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神封shénfēng经穴名。代号KI2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四肋间隙, 距胸正中线2 寸处。主治肋间神经痛,乳腺炎。向外斜刺或平刺0. 5 ~0. 8 寸, 禁深刺。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神封 神封K23Shenfeng足少阴肾经穴。首见《甲乙经》。位于胸部,在胸骨中线旁开2寸的第四肋间隙中。仰卧取之。相当于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并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 艾卷灸5~10分钟。 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肺痈,乳痈,呕吐,不嗜食,卧寐不安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 ☚ 步廊 灵墟 ☛ 00001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