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功内托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功内托散

《外科正宗》卷一方。当归二钱,白术、黄芪、人参各一钱五分,白芍药、茯苓、陈皮、川芎、附子各一钱,木香、炙甘草各五分,炒穿山甲八分。为粗末,加煨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远服。功能补气益血托毒。治痈疽疮疡,久不腐溃,疮不高肿,身凉脉细者。

神功内托散 《外科正宗》卷一

【组方药物】 当归6克 白术 黄芪 人参各4.5克 白芍 茯苓 陈皮 附子各3克 木香 甘草(炙)各1.5克 川芎3克 山甲2.4克(炒)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加煨姜3片,大枣2枚,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主要功效】 温补托里。
【适应病证】 痈疽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不肿不痛,不能腐溃,身凉,舌淡,脉细。
【方义分析】 本方为外科扶正托毒之常用方。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托毒,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营。气虚血弱,寒邪凝滞,又非平补气血可收速效,故配附子温经助阳,以解寒凝。更用山甲通络溃坚,散结透脓;木香、陈皮理气行滞,与补药配伍,使补而不腻。众药相合,共成益气养血、温散寒凝、托毒溃坚之剂。

神功内托散shéngōngnèituōsǎn

《外科正宗》卷一方。当归二钱, 白术、黄芪、人参各一钱五分, 白芍、茯苓、陈皮、附子各一钱, 木香、炙甘草各五分, 川芎一钱, 山甲珠八分, 煨姜三片, 大枣二枚。水煎服。治痈疽疮疡, 久不腐溃, 身凉脉细者。

神功内托散

神功内托散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卷一。方由当归二钱,白术、黄芪、人参各一钱五分,白芍、茯苓、陈皮、附子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川芎一钱,山甲(炒)八分组成。煨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茶钟,煎八分,食远服。功能温补托里。主治痈疽疮疡,日久不肿不痛,不能腐溃,身凉,舌淡,脉细。本方所治证属气血两虚,寒邪凝滞,内不能托毒外透,外不能腐溃成脓,故治以温补托里之法。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托毒;当归、川芎、白芍补血和营;气弱血虚,寒邪凝滞,又非平补气血可收速效,故配附子温经助阳,以解寒凝;更用山甲溃坚散结以透脓;木香、陈皮理气行滞,与补药配合,又能补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温补托里之功。本方属补托法,邪实毒盛者禁用。
神效托里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忍冬草(去梗)、黄芪(去芦)各五两,当归一两二钱,甘草(炙)八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须再进第二服,留渣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功能扶正托里,清热解毒。主治痈疽发背,肠痈、乳痈,无名肿毒,焮作疼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
升麻托里汤(《兰室秘藏》卷下) 黄柏二分,肉桂三分,鼠粘子五分,黄芪、炙甘草、当归身各一钱,连翘、升麻、葛根各一钱五分。 上药㕮咀,水一大盏,酒半盏,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后服。功能升托解毒。主治妇人两乳间出黑头疮,疮顶陷下,如黑眼子,其脉弦洪,按之细小。
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卷一) 人参、川芎、白芍、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金银花各一钱,白芷、甘草、皂角针、桔梗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功能托里消毒。主治痈疽已成,内溃迟滞者。因血气不足,不能助其腐化,宜服此药托补,令其速溃,则腐肉易脱,而新肉自生。

☚ 托里散   排脓散 ☛
000044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