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仙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仙传

神仙传

书名。晋葛洪撰,十卷。内容叙述古代传说中九十二个神仙的故事,为继东汉时刘向撰《列仙传》而作。

☚ 马太守   壶公 ☛
神仙传

神仙传

神仙故事集。东晋葛洪撰。十卷。记叙古代神仙故事,共录神仙八十四人。大体为继东汉《列仙传》而作。《汉魏丛书》别载一本。所录神仙九十三人,其中容成公、彭祖两条与《列仙传》重复,或疑系抄录《太平广记》及其它书籍凑合而成。

☚ 古今注   西京杂记 ☛
神仙传

神仙传

东汉神怪小说集。撰人不详。未见史志著录。全书早佚。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佚文引《神仙传》片段,凡三处:(1)“沃焦,吴人。”(2)“有东陵怪母。”(3)“有帛和。”张华《博物志》亦引《神仙传》。卷四《药物》引《神仙传》曰:“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又卷九《杂说上》引《神仙传》曰:“说上据辰尾为宿,岁星降为东方朔。傅说死后有此宿,东方生无岁星。”卷五《服食》引《仙传》曰:“虽食者,百病妖邪之所钟焉。”亦当为《神仙传》佚文。由佚文看来,是书即记神怪事,类似《列仙传》。晋人葛洪亦撰《神仙传》,即取其文又袭其名,足见此书当时产生不小影响,只是已不能窥其全豹而莫究其详焉。

☚ 佚名氏   应劭 ☛

神仙传

神仙传

亦题《神仙传略》。东晋杂传体志怪小说集。葛洪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卷;《日本国见在书目》杂传类析为二十卷;《崇文总目》道书类,《通志·艺文略》道家类,《国史经籍志》道家传类,皆著录为一卷,盖指节本。其版本主要有两种:一为九十二人本,刊于《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龙威秘书》、《说库》等;一为八十四人本,刊于《四库全书》。另《云笈七签》本则二十一人,《五朝小说》本则七十九人,《旧小说》本则四十五人。《神仙传》佚文甚多,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辑其佚文一卷。《神仙传》作于葛洪三十余岁时。据是书前自序和他书谓,葛洪撰《神仙传》一是为了宣扬神仙之说,反对“莫信神仙之事,谓为妖妄之说”(《抱朴子内篇自序》)的看法;二是有憾于刘向《列仙传》“殊甚简略,美事不举”,“多所遗弃”,于是广收各种神仙故事,有意搞出一本更为完备的神仙传记。据唐人梁肃《神仙传论》说,《神仙传》凡录一百九十人。从现存所记故事的内容看,多为“神仙”炼丹服食、隐形变化、长生不死、超度升天、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等道教迷信情节,曲折地反映了当时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和一部分陷入人生苦闷、希冀得到解脱的封建士大夫的特殊精神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辗转泥涂的穷苦百姓要求解除苦难的幻想心理。如《魏伯阳》写伯阳用假死来考验弟子求仙学道的诚心;《彭祖》写彭祖自述其“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的长寿经历;《白石》写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黄初平》写黄初平叱石成羊;《刘安》写淮南王刘安仙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等。这些作品,神仙意识浓厚,颇能麻痹人民意志。但有的作品,如《李阿》,写李阿虽为仙人,但使人感到平易近人,他常把乞讨到的东西,“赐与贫穷者”;《沈羲》写沈羲“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张道陵》写张道陵七试赵升,赵升百折不挠;《焦先》写焦先通过砍柴劳动帮助别人并解决自己穿衣问题;《左慈》写左慈以幻术戏曹操,曹操欲杀之等,颇有积极意义,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从艺术上看,是书为强调道教神术,不少篇章忽略了故事的文学性,不免枯燥乏味,没有生气;有些篇章,语言繁冗拖沓,失之杂芜,殊少《列仙传》那种“事详语约、词旨明润”(《东观余论》)的风致,有点不择精粗美恶。但也颇有些精彩的故事想象丰富,构设奇幻,记叙生动,文笔可观。如《壶公》写虚构的情节,说费长房见壶公悬壶卖药于市,“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又长房亦随公跳入,“惟见仙宫世界”,幻想十分奇妙,与印度《旧杂譬喻经》中记梵志吐壶故事有相似处。《魏伯阳》情节生动委曲,引人入胜。写魏伯阳试探弟子学道是否诚心,叙述他和姓虞的学生服药丹假死,先埋下伏笔,造成悬念,到另外两个弟子不服药丹而共出山之后,才正式点明魏、虞是诈死,故事情节的发展,颇有魅力。《张道陵》写张道陵七试赵升,赵升信心坚定,最后登仙而去。故事警策动人,富有教益。《葛玄》叙述葛玄的道术和仙化,文笔比较细致,构设奇诡怪异,故事性颇强。《神仙传》大多取材于史籍有载的历史人物,而把历史人物虚幻化,“是一部小说式的亦人亦仙传记”(成柏泉语),在志怪小说中别具一格。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有刘向的《列仙传》是真的,晋的葛洪又作《神仙传》,唐宋更多,于后来的思想及小说,很有影响。”《列仙传》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不应忽视。

☚ 秋胡   神仙传略 ☛

神仙传

小说。东晋葛洪(284—364)撰。十卷。洪有《抱朴子》已著录。作者自序云此书为回答弟子滕升怀疑神仙之说及补刘向《列仙传》之简略而作。前此秦人阮仓记有神仙数百人,刘向仅记七十一人。此书上自黄帝时代之广成子下至魏武帝时之封衡,凡收神仙传说人物九十二人(原八十四人,《汉魏丛书》从《太平广记》中辑出八人,合为九十二人)。其中除广成子、彭祖与《列仙传》相重外,余皆此书新编。材料抄集于《仙经服食方》、百家之书及先师耆儒所论。十卷,约近一万字。所载皆道家方术、服食、飞升、尸解等道教传说,多为后世文学创作所取材。其中如彭祖,孔元方诸篇所记仙家长寿秘诀又多与医药、气功及特异功能有关,从科学角度研究,亦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医药、气功学及特异功能的记载。集中有女仙太元女、程伟妻、麻姑的记载,亦有古代著作家老子、墨子、刘安、孔安国、郭璞的记载,多是神化人物与史载有所不同,可供研究。有《增补汉魏丛书》本,《道藏精华录》本。

神仙传

书名,晋·葛洪著。书中所录有84人,皆为长生之人。虽涉怪诞,但有些内容对研究古代长生术有一定参考意义。

神仙传

《神仙传》shenxian zhuan

志怪小说集。共10卷。作者东晋葛洪(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信奉道教。作者自序称,此书是为了回答其弟子滕升关于仙人有无的问题而作的:“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撰又七十余人,然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犹千不得一者也。……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书中所记仙人除容成公、彭祖2人与刘向《列仙传》重出外,其余都是补《列仙传》所无的。所录84人(《汉魏丛书》本为92人),充满金丹道教的内容。但描写仙人神态也有生动之处,如王远、麻姑二条写蔡经见麻姑手爪似鸟,想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很有情趣,后为李白游仙诗所化用。又如描绘仙人的种种神奇变化,想象生动,对后世神魔小说有一定影响。

☚ 世说新语   十洲记 ☛
神仙传

神仙传

志怪小说集。共十卷。作者东晋葛洪(281—341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信奉道教。作者自序称,此书是为了回答其弟子滕升关于仙人有无的问题而作的,“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撰又七十余人,然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犹千不得一者也。……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书中所记仙人除容成公、彭祖二人与刘向 《列仙传》 重出外,其余都是补 《列仙传》所无的。所录八十四人(《汉魏丛书》本为九十二人),充满金丹道教的内容。但描写仙人神态也有生动之处。如王远,麻姑二条写蔡经见麻姑手爪似鸟,想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很有情趣,后为李白游仙诗所化用。又如描绘仙人的种种神奇变化,想像生动,对后世神魔小说有一定影响。

☚ 拾遗记   水经注 ☛

神仙传

神仙传

道教经典。东晋葛洪撰。十卷。叙述古代传说中的八十四位神仙故事。后人有所增添。

☚ 抱朴子   四御 ☛

神仙传

十卷。晋葛洪 (详见《肘后备急方》)撰。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好事者常记录成书,令人去效仿追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不见有人成仙,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据葛洪自序,他作《抱朴子内篇》讲述神仙之事,书既成之后,他的弟子滕升也不相信,因而问他得仙者是否真有其人。葛洪说秦大夫阮仓所记数百人,刘向所撰又有七十一人,世间所闻,千不及一。葛洪自称又抄集所见仙经服食方与百家之书载记,以及先师与耆儒们传说的 “古之仙者”,作 《神仙传》十卷,以传 “知真识远之士”。葛洪认为刘向 《列仙传》所述“殊甚简要,美事不举。”所以他作 《神仙传》“愈于向多所遗弃也”。此本为明代藏书家毛晋所刊,所录八十四人,其中只有彭祖、容成公二条与刘向《列仙传》所载重复。其余都是《列仙传》所未载。后世学者对此书真伪问题多有研究和考证。《四库提要》称另有载本,其文与此本大略相同,所载九十二人,认为是从《太平广记》所引抄合而成。称“《广记》标题间有舛误,亦有与他书复见者,即不引《神仙传》者,故其本颇有伪漏。”认为因 《广记》未引 《卢敖若土》一条,所以 《汉魏丛书》不载录其书,以证明今传八十四人本不是全本。余嘉锡作 《四库提要辨证》,据 《文苑英华》所载梁肃《神仙传论》称葛洪《神仙传》所记 “凡一百九十人”、与今传两本都不合,所以他怀疑葛洪原书已亡,认为“今本皆出于后人掇拾,特毛本辑者用心周密耳”。尽管此书未必葛洪原著,而且书中多有荒诞之处,但其为后世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物史料,也是可贵的。现存清《四库全书》本、《汉魏丛书》本、《道藏精华录》本。

《神仙传》shen xian zhuan

Biographies of Divine Transcendents→葛洪 (Ge Ho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