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祝英台序 祝英台序洪昇 《长生殿》  第二 换头 前人  第三 换头 前人  第四 换头同第三 前人  正格十一句:3,3,5 △。5,4,6 △。2 △。6,4 △。3,6 △。 第二换头格十二句:2 △,3,3,5 △。4,4,6 △。2 △,6,4 △。3,6 △。第三换头格十一句:2 △,6,5 △。4,4,6 △。2 △,6,4 △。3,6 △。此曲例用四支成套,《琵琶记·牛氏规奴》、《杀狗记·孙华家宴》开其端,后来作者皆遵守之。亦有叠用二支者,如《义侠记·遘难》、《红拂记·明良遭际》、《琴心记·吟寄白头》、《霞笺记·探音获实》皆只用二支,《义侠》、《琴心》用第二换头,《红拂》、《霞笺》用第三换头,这都是简化的迹象。《春芜记·秋闺》叠用四支,《明珠记·闺叹》叠用六支,第二支起全用第二换头,支数加多,而换头却减少了。句式有变化者,如《四喜记·词倾宸听》首二句合为上三下四式七字一句,《春芜记·秋闺》、《霞笺记·探音获实》末句破为四字二句。《白兔记·看瓜》一支,曲末多四句。一名〔祝英台令〕。一般只书〔祝英台〕,无“序”字。《张协状元》第十七出,叠用四支,题〔祝英台近〕,本不误,而后来却称引子为〔祝英台近〕,实非是,而相习难改也。曲谱云近词指过曲,慢词指引子,《浣纱记·捧心》引子题〔祝英台慢〕,诚是极。以〔祝英台序〕为主的集曲有〔英台惜奴娇〕,见《南词简谱》。 ☚ 越调 小桃红 ☛ 00007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