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祝允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祝允明(1460—1526)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颢孙,徐有贞外孙,李应祯婿,王鏊弟子。弘治五年(1492 年)举人。正德十年(1515 年)任广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 年)迁南京应天府通判,有祝京兆之称。放诞自负称狂士。精鉴藏,喜学禅,博通经史,诗文矫激新奇,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尤工书法,行楷、狂草时誉第一,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大家”,加陈淳又称“吴中四家”。祀吴郡名贤。曾纂修《兴宁县志》,著有《祝氏集略》《苏材小纂》《九朝野记》《怀星堂集》等。 共1首 (曲)明· 香罗带新红上海棠。 猛然情惨伤。 前春有个人共赏。 梧叶儿今日在何方。 早把春心荡。 免教人断肠。 水红花细思量。 谁真谁谎。 自古佳人薄命,怨杀断头香。 皂罗袍想桃花也会殢刘郎。 恨远山无计留张敞。 花阴月影,看看过墙。 朝云暮雨,谁觉夜长。 桂枝香挨得今宵过,明朝又怎当。 排歌莺儿对,燕子双。 飞来飞去为谁忙。 黄莺儿偏不到他行。 共1首 (曲)明· 集贤宾千般簇拥难比好。 似俏倬根苖。 堪喜唐皇图画巧。 叹文君风韵迢遥。 横云浅月。 和柳叶几般名号。 画眉序尽将风范传娇媚,一任粉郎轻扫。 祝允明/三箴 ☚ 守官箴 祝允明 ☛ 祝允明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治今江苏苏州)人。明书法家、文学家。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子”。能诗文,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但时有败笔,有《怀星堂集》等。 ☚ 祝允明 三箴 ☛ 祝允明 祝允明见“美术”类。 ☚ 李东阳 王九思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明代书法家、文学家。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令,迁应天府通判。为人狂放,诗文清畅,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尤工书法, “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行草则大令、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 (王世贞《艺苑卮言》)其狂草尤为当世所重,评者以为锋势雄强,精于山谷。与文征明、王宠为当时书家代表人物。书迹有《叙字帖》、《太湖诗卷》、《箜篌引》、《前赤壁赋》等。著有《怀星堂集》、《前闻集》等。 ☚ 吴伟 汪肇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别署枝指生。南直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天资颖绝,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爱发新奇之论,菲薄汤武、孔孟。明弘治五年(1492)举人,正德十年(1515)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因病辞归。为人疏放,不拘小节,晚年益玩世自放。工诗文。善书,笔法遒劲,风韵萧散,自成一家,人争宝之。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怀星堂集》、《九朝野记》、《猥谈》、《祝子微》、《江海歼渠记》、《苏材·卜纂》、《正德兴宁县志》等。《明史》有传。《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十二首,套数十一套,另复出小令五首,套数四套,内容均为闺怨离思、写景咏物之属。善用艳词描述少女、思妇缠绵百结的愁肠离绪,风格婉丽艳媚。 ☚ 邵宝 钱福 ☛ 祝允明 祝允明祝允明 (1460—1526) 字希哲,长洲人。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除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未几谢病归。 ☚ 禅者王福省号觉庵。余不知禅,何以应福省?聊据己见塞白,然乎?否哉太虚!老僧千眼观音当一照我 宿摄山栖霞寺 ☛ 祝允明 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五岁能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籍,为文多奇气,尤工书法,享誉海内。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官至应天府通判。未几致仕。玩世自放,往往出名教外。年六十七卒。允明诗题材颇富,下语颇妍,文亦洒脱自如。有《怀星堂集》三十卷及《苏材小纂》、《祝子罪知录》、《读书笔记》、《前闻记》、《集略》、《九朝野记》等行于世。其词《枝山先生词》一卷,有《惜阴堂汇刻明词》本。 ☚ 邵宝 杨旦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六指,自号枝指生,又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聪敏,五岁可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籍,文思敏捷,对客挥毫,思若泉涌,尤工草书,亦善画,名动海内,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号“吴中四才子”。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举人,进士考试屡不第,后补广东兴宁知县,历官应天府通判,不久告病辞归。其诗长于描写吴中文士的放浪生活。如《春阳曲》、《吴趋》等篇就是他们歌酒相逐生活的写照。即使为官,也表现出一种名士风度,如其《广州戏题》诗云:“生世投闲四十年,瘴江班顶试鸣弦。今朝也是为官日,白日青天闭户眠。”也有一些描写天灾人祸的作品,表明其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如《拟伤乱》、《九愍》、《代江江南水灾谣》等。诗学六朝晚唐,注重词藻。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允明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下撷晚唐,上薄六代,往往得其一体。”但其小诗则能独辟蹊径,饶有风致。如“历乱茅堂草树深,隐居踪迹杳难寻。只应独自携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题画》)其散文与笔记亦有成就,文笔“潇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虽无江山万里之巨观,而一邱一壑,时复有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有《苏材小纂》、《祝子罪知》、《浮物》、《野记》、《前闻记》、《志怪录》、《笔记》以及《怀星堂集》三十卷。陆粲为撰墓志铭。《明史》卷二八六有传。 ☚ 杨循吉 邵宝 ☛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生有枝指,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代书法家、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弘治五年举人,后久试不第。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未几致仕。著有《怀星堂集》三十卷、《猥谈》一卷等。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辞赋家。《明史》有传。字希哲,因右手生而六指,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后屡试不中。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不久谢病辞归。为人狂放,工诗文,善书画,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学务师古,吐词命意,有意超俗。为诗以六朝晚唐为宗,辞采清丽,文章有奇气,思若涌泉。存赋19篇,骚辞3篇。今观其赋,文辞典重,有意仿古,时用艰字,缺乏流畅气韵,写景述怀,辞繁理胜。其《一江赋》描述长江奇观,慨古颂今,写景精彩、意境广阔。著有《怀星堂集》。 ☚ 祝尧 姚华 ☛ 祝允明明代书法家。1460年生,1526年去世。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楷、行、草书俱精,尤以草书著称。传说他5岁已作径尺大字,9岁能诗,语出惊人。他学书嗣其家学,楷书师其岳父李应桢,行草书师其外祖父徐有桢。壮岁之后,涉猎广泛,博学多师,上窥魏晋,下逮宋元,无不心追手摹,对诸家法书皆有深刻领会,融冶众长,形成古拙雄强、奔放潇洒的风格。传世墨迹较多,主要有:楷书《出师表卷》,为其正德九年(1514)55岁时书;草书《千字文卷》,纵31.1cm,横372.9cm;《前后赤壁赋卷》纸本草书,纵31.3cm,横1001.7cm;《牡丹赋卷》纸本行书,纵30.6cm,横529.2cm。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徐祯卿、唐寅、文征明号称“吴中四才子”。他的书法,才气既高,功力又深。楷书学钟繇、羲献、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行书草书取法王献之、张旭、怀素、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临写无不精工,晚年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传世作品有小楷《黄庭径》、行书《古诗十九首》、草书《前后赤壁赋卷》。 明 ·祝允明草分 ☚ 鲜于枢 文征明 ☛ 祝允明1460—1526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世称“祝京兆”,因手生6指,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书,楷书师法钟繇、二王,草书学怀素、黄庭坚、米芾等,能集众家之长,变化出入。狂草风骨烂熳、奔放劲健。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则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亦有“草书第一人”之誉。今存真迹《书唐人诗卷》为其代表作。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明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枝山老樵。因生后右手有指枝,又号枝指生。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应天府通判。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子”。5岁能作经尺大字,9岁能诗。文章有奇气,当众疾书,思如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好歌曲声色。其书法初学于外祖徐有贞及岳父李应祯,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力挺劲,姿态活泼,气韵流美,与文征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代表。论者谓其书出入魏晋,多所变化,不可端倪,故能冠绝群伦。其传世碑砧有《杜甫秋兴八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前后赤壁赋》等。著有《前闻记》、《九朝野记》等。 ☚ 蔡襄 王铎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中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未几致仕。允明5岁能作径尺大字,9岁能诗,稍长即博览群书。为文多奇气,不拘一格,潇洒自如;作诗题材颇广,风格颇妍;尤工书法,自成一体,是当时书家代表之一。与唐寅、徐祯卿、文徵明并称“吴中四子”。有《怀星堂集》。 ☚ 邵宝 罗玘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明朝书法家、文学家。字希哲,号枝山,生有枝指,又号枝指生。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明孝宗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能诗文,题材广泛。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智永,草书学怀素、黄山谷,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风格。论者谓其书出入魏晋,多所变化,不可端倪。与文徵明、王宠并为明中期书家代表。存世作品有《杜甫秋兴八首》、《曹植诗》、《李白五云裘歌》、《怀兴堂集》、《兴宁县志》等。 ☚ 扁鹊 祖冲之 ☛ 祝允明1461~1527Zhu Yunmingcalligrapher,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also named Zhishan by himself. Works: A Collection of the Hall of Remembering the Star,Unofficial Records of Nine Dynasties,etc. 祝允明1460—1526明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字希哲, 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诗文清畅,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尤工书,小楷学钟繇、王羲之,谨严浑朴;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飞动,自成面目。与文征明、王宠为当时书法家代表。有《怀星堂集》、《前闻集》、《九朝野记》、《苏材小纂》、《集略》等。 祝允明祝允明·龍川山中早行(局部) 神仙起居帖 (局部) (明·天順四年——嘉靖五年1460~1526)長洲 (今江蘇蘇州)人。字希哲,號枝山,又署枝山老樵。徐有貞外孫。生而右手指枝,因自號枝指生。弘治五年 (1492) 舉于鄉,授與寧令,遷應天府通判。未幾致仕,玩世自放,悠然自適。天資卓越,五歲能作徑尺字,九歲能文章,有奇氣。博覽群籍,工詩詞,尤以書法鳴世,名實俱為有明第一手。海内索其文及書,贄幣踵門,輒辭弗見; 伺其狎游,使女伎掩之,皆捆載以去,人因目為狂。其書如綿裹鐵,如印印泥。蓋臨池之工,指與心應,腕與筆應。自 〈急就〉 以逮虞 (世南)、趙 (孟頫),上下數千年變體,罔不得其結構。若羲 (王羲之)、獻 (王獻之) 真行,懷素狂草,尤臻筆妙。同鄉友人文徵明謂允明 “早歲楷筆精謹,實師婦翁 (李應禎)。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 (徐有貞)。蓋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名山藏》 曰: “允明書出入魏晉,晚益奇縱,為國朝第一。”王寵云:“京兆書落筆輒好,十九首帖尤為精絶,翩翩然與大令(王獻之)抗衡矣。”張鳳翼云:“京兆晚年所書小楷〈黄庭經〉,不必點畫惟肖,而結構疏密,轉運遒逸,神韵具足,要非得書家三味者不能。第令右軍(王羲之)復起,且當頷之矣。豈獨追踪趙文敏(孟頫)哉?”豐道生云:“枝山顛草精于山谷 (黄庭堅),鋒勢雄强。” 以上諸評,俱係贊辭。另有持异見者,如項穆云:“希哲存理,資學相等,初範晉、唐,晚歸怪俗,競為惡態,駭諸凡夫。所謂居夏而變夷,弃陳而學許者也。然令後學知宗晉、唐,其功豈少補邪?” 婁堅云: “京兆草書,筆力非不矯矯。求之伯高 (張旭)、藏真 (懷素),尚多乖少合,况于晉人之遠韵乎!”《六藝之一録》既稱其“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熳,天真縱逸。真足上配吴興 (趙孟頫),他所不論也。”云云,又謂之所作亦有拘局未化者,行草尚有俗筆,為人偽寫亂真,頗為可厭。書迹有 〈出師表〉、〈赤壁賦卷〉、〈唐宋四家文卷〉、〈祝臨黄庭經〉等。著有《前聞記》、《九朝野記》、《興寧縣志》、《蘇材小纂》、《懷星堂集》、《猥談》,其全集中有《懷星堂題跋》一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