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祈年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祈年殿

祈年殿

见“天坛”。

☚ 天坛   回音壁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壇榭部 > 專名 > 祈年殿
祈年殿  qíniándiàn

亦稱“祈穀壇”。天子設壇祭天,孟春祈穀,孟冬祈年之禮,始於先秦,歷代相沿。今北京永定門外天壇内之祈年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初名大祀殿;明嘉靖二十四年改建,更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再度改建,改爲現名;光緒十五年殿遭雷擊焚於火,次年按原樣重建。殿爲圓形三重檐,覆深藍色琉璃瓦,金頂。殿高三十八米,直徑三十二·七二米,不用樑檩,而以二十八根立柱支撑:中央四柱稱龍井柱,代表四季;中層十二柱代表一年十二月;外層十二柱象徵一日十二時辰;十二與十二相加,則象徵二十四節氣。清制,每年正月上辛日皇帝親臨致祭。參閲《禮記·月令》、《漢書·地理志》、《大清會典圖·禮制》。

祈年殿

144 祈年殿

北京天坛内的重要建筑。其前身是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建成的大享殿,是明清皇帝举行祈谷礼的地方。祈年殿矗立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三层蓝色琉璃瓦檐,逐层收缩升起,表现出与天相接的动感。大殿结构独特,檐顶重量全部由28根大木柱和36根枋桷支承。此殿设计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方形的围墙、圆形的殿身,象征天圆地方;中部4根龙井柱象征四季,以12根金柱和檐柱分别象征12个月和12个时辰;内外柱24根又象征24节气等。祈年殿优美的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最成功的优秀典范之一。

☚ 天坛   圜丘 ☛
祈年殿

祈年殿

位于天坛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原名天地坛,坛上建面阔十二间的大殿,名大祀殿。嘉靖九年(1530)立天地分祀之制,后将大祀殿改为圆形,称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将檐瓦改为蓝色,并改称今名。光绪十五年(1889)遭雷击焚毁,次年重建,二十二年完工。采用上殿下坛形式。坛(名祈谷坛,俗称台基)分三层,高约6米,圆形,占地约5900平方米,每层有汉白玉栏杆,台面金砖墁地,四方有八道御路。殿建于上层台面中央,平面圆形,三层檐攒尖宝顶,蓝琉璃瓦,逐层上收,高38米。这里的圆形及蓝色,均代表“天”。全殿以28根朱漆大柱支撑,正中四根高大的龙井柱支撑上檐,柱上有描金卷枝莲彩绘,其周围一圈12根金柱支撑中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下檐。据传大柱数目分别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十二月,一天中的十二时辰,金柱檐柱合计代表二十四节气。殿顶藻井为龙凤图案,与其正对的地面中央是一块有天然龙凤形纹的大理石。天花额枋满饰彩画,金碧辉煌。巍峨的殿体立于白色台基上,在蓝色天宇的映衬下,显出冷静肃穆的气氛,其建筑与造型均具极高的艺术价值。

☚ 圜丘坛   北京自然博物馆 ☛

祈年殿qi nian dian

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s

祈年殿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s

祈年殿

Hall of Pray for Good Harvests (the Temple of Heaven,in Beij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