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祁阳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祁阳县qí yáng xiàn

《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石燕(1)。地名。今属湖南省衡阳市。

祁阳县

祁阳县

属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面积25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22千公顷。人口93.19万。1995年工业总产值29.9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9亿元。财政收入8399万元,支出1.12亿元。辖城关、观音滩、大忠桥、萧家村、白水、黄泥塘、潘市、羊角塘、下马渡、大村甸、黎家坪、文明、金洞等21镇、6个乡 (含1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时属泉陵侯国,东汉为泉陵县,均属零陵郡。三国吴王孙皓将泉陵县分置祁阳、永昌二县。隋并入零陵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祁阳县(包括已废永昌县境),属永州零陵郡。县名沿用至今。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8.2℃,降水量1280毫米。有杉、楠竹林产,还产油茶、蜜桔、席草、白果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甘薯等。有烟煤、重晶石、石英、大理石等矿藏。水泥、草席、交流电动机、小型变压器、农用水泵等等工业产品。湘桂铁路和衡阳~永州、耒阳~祁阳公路通过县境。湘江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陶铸纪念馆、浯溪摩岩碑林和文昌塔。

☚ 双牌县   怀化地区 ☛
祁阳县

祁阳县

位于湖南省南部,居湘江中游。三国吴分泉陵县地置祁阳县,县治在金兰桥 (今祁东县金桥镇)。隋开皇 (581—600) 初省,并入零陵县。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祁阳县,县治迁今茅竹镇老山湾。明景泰三年(1452)迁治今浯溪镇。县名县治至今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11月撤销零陵专区,祁阳县划归湘南行政区管辖。1954年6月撤销湘南行政区,祁阳县划归衡阳专区管辖。1983年2月撤销衡阳地区时划归零陵地区。现属永州市。县人民政府驻浯溪镇。面积2519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瑶,壮、苗等民族。境内西北、东北和南部为山区,地势较高。中部为低矮的丘陵和平原,呈不对称的凹形盆地。湘江自西向东流贯县境,祁水、白水二支流分别从北、南汇入。阳明山脉串风坳海拔1431米,为县域最高峰。年平均气温18.2℃,1月平均气温6.3℃,7月平均气温29.6℃。年平均降水量1280毫米间。矿藏有煤、铁、锰、锑、铜、铅、锌、重晶石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薯类、花生、油菜、甘蔗、席草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县、水果生产重点县、畜牧生产百强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和全省模范化稻田养鱼示范县。林产品有杉、南竹、油茶、柑橘、乌桕等。草席是当地传统特产,畅销国内外。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工业硅、化肥等。交通有湘桂铁路穿越县境北部。衡昆高速公路、322国道、320省道穿越县境,各乡镇均可通汽车。湘江、祁水、白水均可通航。名胜古迹有黄公岭古城遗址、祁阳故城、文昌塔、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周氏宗祠、大坝头惜字塔、小彼桥、清江桥、挂榜山、五潮泉、金洞河等。

☚ 双牌县   江华瑶族自治县 ☛

文昌塔/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浯溪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蒋毓华墓/挂榜山/五潮泉/小彼桥/清江桥/祁阳故城/雷晋乾墓/黄公岭古城遗址/周氏宗祠/金洞河漂流/大坝头惜字塔

☚ 邓家大院   文昌塔 ☛
祁阳县

祁阳县

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三国吴置县,唐移入今县境。面积2522平方公里,人口91万,有汉、瑶、壮、苗、土家族多个民族。县城城关镇,隶属零陵地区。湘桂铁路、湘桂公路过境,乡镇均通汽车。湘江及其支流白水、祁水、清江均可通航。矿藏主要有煤、铁、锰、铜、锑、石灰石。林区盛产多种药材和鹿茸、蛇胆。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甘蔗、茶油、茶叶、柑桔、黄花菜、花生等。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煤、焦炭、水泥、化肥、草席、玻璃制品、氧化铁等。氧化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玻璃制品远销东南亚。传统产品有草席。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六大碑林之一的浯溪碑林和文昌宝塔。

☚ 安化县   蓝山县 ☛

祁阳县

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东南,隋省。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移治今湖南祁阳县西南,明景泰中移治今祁阳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