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林业脱贫模式
社区林业脱贫项目实施模式主要有农户林业和社区农民自助组织两种形式。
农户林业。社区林业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其实施过程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好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是社区林业子项目的关注点。其特点是: 在参与项目上强调三个 “自愿” 的原则,即:村民自愿,政府自愿,部门自愿,自下而上参与项目的决策、选定、实施和监测评估; 在子项目设计上具有小规模而又相对分散的特征; 在林种选择上侧重于以山区农户喜欢的、可在较短时期内有收益的经济林为主,确保可持续经营和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治理对象主要选择山区农户的家宅四旁坡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实施退耕还林,建立有效的水保措施; 具体施工中强调严禁 “炼山” 和全垦整地,要求水平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和栽植穴 “品” 形排列,建立有保持水土作用的原生植被拦土带、草埂梯田或是 “小台地”、“竹节沟” 等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具有保土、保水、保肥作用的 “三保山”; 在时间安排上,除了必须在当年夏季进行的项目内容以外 (如毛竹低产林改造的竹林垦复),涉及动土的项目都必须安排到雨季以后进行,以避免因开垦山地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建立林业科技示范户制度,增加科技含量,通过示范户的 “科技示范,典型带动,互帮互促” 活动,扩大项目受益范围; 资助资金的管理高透明度,子项目通过核查验收,以奖励资金的形式张榜公布并及时发放到项目户,鼓励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做得好的农户。
社区农民自助组织。农民自助组织是社区林业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社区林业参与性理念使山区农户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自管理、自发展、自担风险的脆弱性,理性地选择了 “组织起来,共同发展” 的组织模式。中荷扶贫社区林业子项目把农民自助组织的建设作为农民参与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作用,在村民自愿的原则下,支持农户建立专业协会。通过专业协会活动达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自教育、自服务意识,增强发展后劲的目的。社区农民自助组织的专业性协会有三种类型: 以生产与管理、技术交流与自服务并重的 “栗农协会”,以天然次生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 “林农协会”,以充分利用当地山区丰富的竹资源加工升值、自管理、自闯市场的 “竹农协会”。农户们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当地人担任的自助组织的协会理事和监事会成员,在项目的简单培训和指导下,基本掌握参与式工作技巧,学会自己管理项目的方法,积累了许多实施社区林业项目的经验,培养了协调能力和闯市场的能力。自助组织在支持村两委的农村经济工作中,起到了政府部门难以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