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区服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区服务shèqū fúwù〈名〉 以一定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主要指各个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社区开展的一种便民式、福利性的服务活动,以解决本社区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 社区服务shèqūfúwù指在政府的倡导下,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社区开展的一种互助性的服务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福利,解决本社区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 社区服务shèqū fúwù发动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社区组织就地解决本社区社会问题的服务形式。包括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等。例如:“社区服务是近几年来提倡的,它是对街道和居委会开展的便民利民活动的一个概括和理论化的总结。”(《北京晚报》1989. 11.6)“坚持4年的天津市社区服务刚兴起时就受到国际上社会学界的注意。联合国有关专家学者曾多次来津考察,给予高度评价。”(《文汇报》1992.1.15)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shèqū fúwù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社区组织就地开展的便民、利民的活动形式。 ☚ 社区 社区矫正 ☛ 社区服务 040 社区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部分。所谓社区,系指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互相关联的社会实体,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中国的社区服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现实而出现的新事物,自1987年9月以来,在一些城市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它旨在为国分忧,为民解愁,在发挥稳定机制作用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服务设施多样,诸如老、幼、残活动站,老年人公寓,婚姻介绍所等,均颇受群众欢迎。资料统计,截止1990年末,城市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8万个。 ☚ 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保障 ☛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社区组织通过发动社区群众开展互帮互助, 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服务活动。甘肃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始于1987年,在全省城市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以后,民政厅把开展社区服务作为城市民政工作改革的突破口, 进行规划和布置。首先由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5市, 本着 “规模小、投资少、效益好、样式多” 的原则, 在12个街道进行试点工作。1988年,兰州七里河区两个街道试行成功, 从解决群众最急需的实事入手,大办小而灵活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系列化服务,服务网点遍布大街小巷,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被作为模式在全省推广,普遍开展。1992年, 民政厅提出 “统筹规划,形成体系,讲求实效,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全省开始建立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家务劳动、便民利民、儿童和青少年、移风易俗、康复、文化、安全等10大社区服务网络。如残疾人活动中心、工疗站、日托所、婚介所等。这些设施对国家救济的社会困难户实行免费, 对有收入的实行减费或全费。同时,还建立了一支有2万多人的专业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一批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离退休人员, 承担着各种服务设施的工作。截止1998年,全省有社区服务中心42个,设施4 998个,网点15 055个,志愿者16 913人,经济效益达172. 7万元。 ☚ 社区管理 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 ☛ 社区服务社区社会福利服务的简称。在政府的倡导下,发动社区成员开展互助性的社会服务活动,就地解决本地区的社会问题。其方式主要是依靠城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社区内的成员互帮互助; 通过兴办一系列中小型福利与服务设施,运用各种服务形式,为社区成员,特别是孤老残幼、精神病人、烈军属等提供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阶段中国城市开展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有: 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服务;家庭服务; 优抚对象服务; 困难户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及其他形式的便民服务。西方国家的社区服务,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兴起,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社会福利分不开。18世纪中期英国革命以后,社区服务作为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福利的一种形式已开始出现,主要为解决贫困和温饱服务。如英国早年按教区设立的贫民习艺所、救贫所等。1930年以后,美国开始出现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如纽约的邻舍辅导处和芝加哥的邻舍会馆等,已经初见社区服务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逐步把国家负担、高度集中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转向由社会与政府分担,分散于社区的小型多样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出现了政府资助,社会集资、团体捐助、个人捐赠和营业性、非营业性的多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机构和活动。有些西方国家把社区服务称为社会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队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社区服务在中国就已萌芽,但当时并没有被称为社区服务。当时政府在城市实行劳保、公费医疗、社会救济、优待抚恤,安置残疾人就业制度和政策。同时依靠基层和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拥军优属和便民服务等,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其中许多形式、内容与今天社区服务相近或相似,但其发展程度远不及今天。中国社区服务的正式出台是1986年一些城市的街道、居委会在原有基础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兴办起对孤老和烈军属包户服务、举办敬老院、托儿所、伤残儿童寄托所、精神病人工疗站、小学生饭桌、理发、洗澡、家务劳动服务站等项目,自发地开展社区服务。1986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的概念。1987年民政部在武汉召开全国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武汉会议后,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大连、哈尔滨、青岛、杭州、广州、南京、株州等许多大中城市迅速开展了社区服务的各种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以兴办小型服务设施为主要形式的多层次社区服务网络,把为老年人、残疾人、烈军属的服务扩大到全民。许多城市已把城市社区服务纳入城市体制综合改革和社会发展规划。“志愿服务者”协会等社区服务也已大量出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