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预测的特点
所谓社会预测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探索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对事物的未来状态作出概率判断。当人们把科学预测用于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探索和对社会未来状态的判断的,就形成了科学的社会预测。
社会预测作为人类对社会的一种特殊认识,具有以下特征。
(1) 既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又具有超前性。预测是在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对未来作出科学推测; 而对未来的推测,又是服务于现在的实践斗争。法国学者皮格尼奥曾指出,预测的公式是 “现在——未来——现在”,即从现在出发,推测未来,又回到现实中,制定科学决策,适应未来。美国预测家丁·奈斯比特也说: “预测未来最可靠的办法是了解现在。” 因此,社会预测切忌脱离历史和现实,驰骋在关于未来的各种抽象的可能性中,构造一个又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但是,预测毕竟不是对事物历史及现状的描述和解释,而是对事物未来的预先认识、超前反映。它必须突破客观事物的现实规定以及社会实践的历史界限,合乎逻辑地推测社会的未来,在头脑中建立现实中尚不存在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丝毫不能从观念上摆脱实践水平的局限,就没有预测。小心谨慎地只敢推测客观对象即时的变化趋势,就没有理想的预测。超前性越明显、预测得越大胆,预测的量级也就越高。
正是因为社会预测具有超前性,因此它便获得了相对独立于社会实践发展的能力。它可以走在社会实践的前面,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也有助于人们克服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增强成功的信心和把握。
(2) 属于对事物未来状态的概率判断,具有试探性。H·赖欣巴赫认为: “未来经验的预言只能从试探的意义说出来;我们考虑到它可能是假的,如果预言结果证明为假的,我就立刻另作试探。试探和错误的方法是唯一的预言工具。”
预测的试探性首先源于预测的对象。预测的对象是未来,而未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完全地涌入人们的视野。它不仅取决于目前的无数条件,而且取决于将来才会形成的条件; 不仅取决于某一事物的内部特征,而且取决于它存在的外部因素; 不仅决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取决于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事变。特别是对于社会预测来说,它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正在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 他们会不断地创造新鲜的东西,从而造成社会预测的困难和失误的可能。
预测的试探性还源于预测主体方面的因素。任何预测主体都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受现实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对现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都不可能绝对正确、尽善尽美,何况是对社会未来状况的预测呢? 再伟大的天才,预测也有失误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通晓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许多令人叹服的社会预测,但也免不了失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德国革命的前夜曾经预测,这场革命可能变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他们还一再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欧美发达国家同时爆发并取得胜利。这些预测都被后来的社会实践所证明是错误的。正像列宁所提出的,虽然 “恩格斯所预料的很多事情都是 ‘一字不差的’ 发生着”,但是,“恩格斯所预料的事情有些是发生得不像他所预料的那样”。
(3) 具有可检验性。所谓可检验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预测的结果必须是明确无误的,不能是模糊的或者模棱两可的。只有明确无误的结果才具有可检验性,或者被证实,或者被证伪。这个特点就把神秘的巫术同科学预测区分开来。其二,预测的结果必须是可以解释的。也就是说,依据客观规律,运用理性和逻辑的方法,推测出可以被检验的结果。这样随着预测的结果被证实或者被证伪,也就证明了预测出结果的方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歌德在 《浮士德》 中预见到 “试管婴儿”,从预测的结果看明确无误,而且也已被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所证实,但它不是理性和逻辑的产物,而是幻想的产物,不符合预测的结果必须可以解释的要求。因此,幻想有助于预测,却不是一种科学的预测方法。
(4) 具有不精确性。预测的任务在于以某种概率预料事物的发展趋势,指出一个发展的大方向,为未来勾画一个大致的轮廓,而不可能确切地描绘出每一个细节,具有规定未来活动的精确形式和现实日期。这就是说,即使预测的结果是正确的,它也不可能是完全精确的。预测的不精确性同它的正确性并不矛盾。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比马克思主义要详细、具体得多,但越详尽、越具体,反倒越空想、越不科学。列宁在谈到对社会革命的预测时说: “根据许多迹象,我们可以推测到,那里正在进行深入人心的伟大的地下工作。我们已经感到空中雷电云集。我们知道不能预言这场雷雨在哪一天下,在几点钟下”。毛泽东也认为: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也只能说出个大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
在社会预测的不同区间,预测的确切程度是不同的。一般地说,长期预测的误差较大,只能指出大的方向,不能测出小的细节; 短期预测的误差就要求较小也可能较小。如果所期待的事件是人们在短期活动范围内就可能实现的,甚至事件及其发生日期也有可能准确地预见到。因此,尽管预测具有不精确性,还是应当力求精确、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