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统计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亦称“德国社会统计学派”、“大陆统计学派”。主张以大量观察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及其规律性的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学派的先驱者为德国的统计学者克尼斯(K.G.A.Knies,1821—1897),他把统计学的性质规定为: 具有政治算术内容的社会科学。把国势学排斥于统计学之外,认为政治算术是唯一的统计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乔治·逢·梅尔 (Georg VonMayr,1841—1925),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1877》 和 《统计学与社会学》 中提出:“统计学是根据数量的大量观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状态及其产生的规律,作有系统的说明与研究”。明确指出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集团。他主张用大量观察法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他把这些规律定名为统计规律,并作了如下分类: (1) 状态规律; (2) 频度规律; (3) 发展规律; (4) 相关规律。他认为统计学同时具有研究规律的实质性科学和方法论科学的性质,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一门具有特殊研究方法的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厄恩斯特·恩格尔 (E.Engel,1821—1896)。他在《关于统计学是独立科学或方法问题之我见,1851》 和《比利时工人家庭的生活费,1895》中具体说明了统计科学和统计方法的区别,并提出了统计调查、整理、分析各阶段的统计方法; 他根据对英、法、德、比利时等国的工人阶级状况的统计调查,发现了工人家庭贫困程度愈增,其收入中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愈大的恩格尔定律。19世纪到20世纪初,社会统计学派在欧洲大陆占有优势,并向世界各国传播,对于美国、日本、苏联、中国都有较大影响。但由于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习惯于全面调查,拒绝引进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因而影响了这个学派的进步和发展。 ☚ 有意义数值计数法 国势统计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