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学习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hehui xuexi lilun一种解释人是怎样在社会中学习的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C.E.米勒、A·班杜拉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 抑制 幼儿德育原则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hehui xuexi lilun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代表人物有N. E.米勒、J.多拉德和A.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 新精神分析理论 意动心理学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hehui xuexi lilun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米勒和多拉德以社会刺激(他人的行为)代替物理刺激,以动因—线索—反应—报偿四项模式来说明模仿现象。班杜拉等人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与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即观察学习综合起来以说明人类的学习。这一理论有以下特点: ☚ 新生儿学习特点 观察学习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阐明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的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而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1)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理论的焦点集中于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2)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来的,特别强调模式对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3)注意到了三种强化因素(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尤其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作用。参见“观察学习理论”。 ☚ 社会学习 生成学习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关于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于197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实验室环境下,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无法解释人类的学习现象。班杜拉的研究多半是在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其核心一是强调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所学到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完成的;二是强调模仿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 定势理论 时代精神说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著。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公司1977年出版。共六章。内容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行为的起因、先行的决定因素和后继的决定因素、认知的控制,以及交互决定论。主要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张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中文版由郭占基、周国韬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 ☚ 教学与发展 工程心理学原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