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制度shè huì bǎo xiǎn zhì dùсистéма соци ния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去劳动机会时从国家、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法律制度。包括劳动者生育、年老、疾病、死亡、伤残、待业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规定社会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社会保险待遇标准,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办法等。社会保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阶段斗争的产物。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德国最早建立了包括疾病、伤残、生育、年老、失业等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至今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全国工人运动。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劳动立法运动,并在拟定的《劳动法案大纲》中明确提出社会保险的斗争纲领。1931年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劳动法》中,对社会保险作了专章规定。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都规定过社会保险的办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就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公布,并于1953年1月2日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职工生育、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等保险项目和待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则以颁布举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如1950年12月11日内务部公布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1952年6月27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1952年9月12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等。到1955年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经过1958年到1966年的调整阶段和1966年到1976年的停滞阶段以后,1978年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职工的离休、退休、退职作了具体规定,并适当提高了待遇标准。1979年1月8日财政部、民政部发布《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的通知》,调整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死亡抚恤待遇。1981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提高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病假待遇。城镇集体职工和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有了新的发展。1983年以来,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试行了医疗制度改革和退休养老基金社会统筹的办法等。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了劳动合同制工人在退休养老期间的待遇,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建立了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对企业职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将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对保证劳动者的生活,安定社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亦称劳动保险制度, 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以及失业等原因失去或减少收入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方面获得帮助。甘肃省劳动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当时对百人以上的国有、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营的工厂、矿山、铁路、邮电等企业, 实行了劳动保险制度。1987年省劳动局设立了甘肃省社会劳动保险局,各地、州、市、县相继成立了社会保险管理机构。10余年来, 全省社会保险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养老保险已在全省各类企业展开;失业保险制度不仅建立起来,而且统筹范围也不断扩大;工伤、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 ☚ 技工学校 养老保险制度 ☛ 社会保险制度劳动者由于生育、年老、患病、负伤、残疾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从而中断劳动,导致失去生活收入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参见“社会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