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邓小平的文化理论,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情,并结合文化艺术领域的实际总结出来的。
邓小平强调,文化艺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文化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所以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一定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邓小平深刻论述了党和文化艺术的关系,他说: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3页)在处理党和艺术的关系时,如果要求文艺从属于政治,必然把文艺变成仅仅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它的美学价值、娱乐性都要受到损害,必然会使文艺陷入公式化、概念化,重演 “样板戏”的悲剧。但文艺脱离政治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文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反映。
要真正使艺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双百” 方针。“双百” 方针是我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长期的、基本的方针。它的基本点就是要坚持发展文艺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最适宜于文艺蓬勃发展的条件,通过民主讨论和自由竞赛,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所以说 “双百” 就是 “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另一方面,文化艺术工作者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邓小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 “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页)这样才能防止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要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文化艺术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兴旺景象,充分发挥文化艺术这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文艺工作者做到 “两个服务于”,即: 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深入实践,深入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页)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文艺工作者要 “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212页)“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2页)同样,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民群众的接纳。“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9页)由此可见,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才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邓小平要求文艺工作者 “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已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页)文化艺术可以启迪人生,陶冶情操,使人明白人生哲理。相反,那些消极、低级的文艺作品则可腐蚀人们灵魂,磨灭人民意志……因此,对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应严格把关,要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而尽量杜绝那些与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不相符合的作品。
文化艺术在服务于人民的同时,还要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要求艺术工作者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我国现在的根本任务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文化艺术也应为这个经济中心服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邓小平要求: “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但现实中却 “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0页)这就失去了文艺的社会作用,必然没有生命力。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在强调文化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果只注重社会效益,就会抑制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如果只注意经济效益,一切向 “钱” 看,则会出现思想混乱,产生自由化,同样也会阻碍文化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既能教育人民、又能被人民接受,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 “粗茶淡饭” 式的文学艺术,要求有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境界。这种新形势,要求文艺工作者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因为这直接关系艺术作品的质量。这是由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自身特点决定的。正如邓小平所说: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3页)所以邓小平要求文艺工作者 “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善的艺术形式。只有不畏艰难、勤学苦练、勇于探索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攀登上艺术的高峰。”(《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2页)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的文化理论,提出 “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闻宣传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

☚ 社会主义道德理论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
000000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