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礼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礼法lǐ fǎ礼仪法纪:贾珍贾蓉此时为~所拘,不免在灵傍藉草枕块,恨苦居丧。(六四·1524) 法度 法度度(度轨;度揆;玉度) 程(程度) 纪(纪律;法纪) 矩(蹈~)纲(纲纪;纲目;纲理;纲纽;纲维;纲宪;纲网;纪纲;维纲;大~小纪) 符 维 规(规矩;规矱;规绳;规彠) 范 宪(宪度;宪纲;轨宪) 矱(规矱) 卞 索检(检式;检则) 绳 程(程度)制(制则) 尺(尺度) 则(则度;法则) 彠(彠矩) 辟 法式 法轨 巨获 捡括 捡押 另见:制订 法律 准则 规律 制度 实施 执行 遵守 ☚ 法度 各种法度 ☛ 法纪 法纪辟纪 宪纪 宪辟 宪纲 纲宪 纲条 ☚ 法纪 纪律 ☛ 礼法 礼法仪(仪章;仪典;仪节) 义节 文宪 町畦 另见:礼仪 法度 法纪 遵循 ☚ 各种礼仪 仪式 ☛ 礼法礼是中国封建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法发展史上,战国到秦,法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李悝制《法经》,郑人铸刑书,秦汉法律也都为法家所制定。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开始以儒家思想改变中国法律的面貌。汉代的儒家学派,以撰写法律章句解释法律,运用春秋经义决狱,把儒家经典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魏晋以来,儒家参与制定法律,把儒家思想的礼与法杂糅,使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魏始以《周礼》的八议入律,晋开服制定罪之先例,南北朝制定了以官爵当刑的法律条文,隋将十恶入律。唐律更完整地体现出礼的内容,除八议、官当、十恶、服制定罪等专立律文外,还有若干条文都来源于礼,如七出三不去,父子容隐、有关车服器舍宅等级制度,都看出礼对唐律的深远影响。以礼入法的过程就是法律儒家化的过程。这一进程始于魏晋,完备于唐,至明清集其大成,日趋严密和完备。以礼入法,体现了礼与法长期发展汇融的相互关系,构成为中国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 礼法li farule of etiquette 礼法行礼的仪则和法度。《荀子·修身》:“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杨倞注:“效师之礼法以为正仪,如性之所安,斯为贵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