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愆(qiān): 过失。恤: 忧虑。在礼法道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忧虑别人的议论呢?指自身行得正,就不怕人说闲话。《左传·昭公四年》:“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例] 传不云乎:“~?”卿其平心审思,使国用足于上,民力裕于下,称朕意焉。所请宜不允。(宋·周必大《赐左朝请郎试尚书户部侍郎江浙京湖淮广福建等路都大发运使史正志乞守本官职致仕不允诏》)|传云:“~?”惟公以静胜之,公论久当自明。若稍复周章,只增多口,为俗子嗤耳。(明·陆粲《答邓文度省元简》)|“人言何恤,来去浑如过耳风”。“人言何恤”,《左传·昭公四年》:“~?”指对别人的议论不必在意。王安石变法时就提出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梁申威《禅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