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礞石滚痰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滚痰丸 > 礞石滚痰丸
礞石滚痰丸  méngshígǔntánwán

即滚痰丸。

礞石滚痰丸

方名。即滚痰丸,见该条。

礞石滚痰丸 《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

【组方药物】 大黄(酒蒸) 黄芩各250克 沉香15克 礞石30克(焰硝30克同研,入砂罐内,盖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 前胡 天花粉各720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连同制礞石之焰硝为7味),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6克,1日2次。
【主要功效】 降火逐痰。
【适应病证】 实热顽痰引起的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胸满痞闷,或眩晕痰多,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滑数有力者。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编者按语】 此方即《养生主论》滚痰丸加前胡、花粉而成。助主药清热化痰,生津止咳,对痰热咳喘者,颇为合宜。

礞石滚痰丸méng shí gǔn tán wán

方剂名。《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礞石。
【方源】《王隐君养生主论》。
【组成、用法】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飞晒干,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则服一二百丸,温水下。
【功用主治】通治痰为百病,惟水泻双娠者不可服。

礞石滚痰丸ménɡshíɡǔntánwán

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金礞石(煅) 40 克, 沉香20 克, 黄芩、熟大黄各320 克。功能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 或喘咳痰稠, 大便秘结。口服: 一次6 ~12克, 一日1 次。原名滚痰丸。见《绛雪园古方选注》。

礞石滚痰丸

礞石滚痰丸

本方为王隐君方,录自《丹溪心法附余》卷九。又名滚痰丸。方由大黄(酒蒸)、黄芩(酒洗净)各八两,礞石(用焰硝一两,放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一两,沉香五钱组成。为细末,水泛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临卧食后清茶或温水送下。功能降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痰多,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者。
本方为实热老痰致证而设。痰热久积不去,变生种种怪证。故治应降火逐痰,使痰积恶物,自肠道排出,病证即愈。方中礞石味辛而咸,质重而降,性猛而悍,能消一切痰积,硝石苦寒,破积散坚,除热止烦,二物同煅,尤能攻逐陈积伏匿之老痰;大黄苦寒,荡涤陈积,开下行之路;黄芩苦寒,清上焦之火,消成痰之源;大黄、黄芩用量独重,不仅助礞石除老痰、泻实热,还有正本清源之意;沉香散结导气,沉降下行为诸药开导,以加强坠痰之功。四药合用,降火逐痰。用于实热老痰内结所致的种种怪证。以痰胶稠难出,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本方力猛效速,虚人及孕妇均不可轻用,以免损正气,伤及胎元。
竹沥达痰丸(《古今医鉴》卷四) 又名竹沥运痰丸。半夏(汤泡七次,生姜汁浸透,晒干,切片,瓦上微火炒熟)二两,橘红二两,白术(微炒)二两,大黄(酒蒸,晒干)二两,茯苓二两,黄芩(酒炒)二两,甘草(炙)一两半,人参一两五钱,礞石(同焰硝一两,火煅金色)一两,沉香五钱。为细末,竹沥二大碗、生姜汁三匙,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后白汤送下。功能降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惊悸,咳喘痰稠等。此方能运痰从大便出而不损元气。

☚ 清气化痰丸   竹沥化痰丸 ☛
000041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