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礁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礁石

礁石

抒情诗。艾青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57年4月号。诗写于智利海滨。诗中赞美礁石听凭海浪无休止的袭击,却一次次粉碎海浪的进攻;它虽已遍体鳞伤,仍巍然屹立于海中,含着胜利的微笑,看着无边的海洋。诗人托物言志,意在通过海中礁石讴歌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诗人心中,它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与人民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象征。诗人独具慧眼,想象奇特,启人深思。作为一种艺术探索,此诗注意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一、二、四行押韵,既口语化,又音调铿锵。

☚ 白雪的赞歌   致青年公民 ☛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无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是一首咏物诗。形象极其鲜明,象征意味浓郁,富有哲理深蕴的内涵。咏的是“礁石”,通过海浪对礁石的冲击扑打来展开诗的想象,读后却使人联想领悟到一个真理:一个人面对一种凶恶的敌人, 只有乐观从容地、无比顽强地斗争,才能够生存和胜利。“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善良无辜的人,有时也会遭到无妄之灾,莫明其妙的迫害与无休无止的折磨,这曾是为现实生活所有过的事实。诗人也许有过这样切身的体验。
 也许有人认为:礁石是以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的,它最好就不存在。诗人写这样的诗,就有“甘心与大家为敌”的嫌疑。这是多么神经敏锐的“左派”。诗人为此答辩曰:“我写的是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在他遇到连续迫害时应采取的态度。而且,总不能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吧:礁石是不可能移动的,它对航船也无法自觉让开,倒是不该去碰它……”
 礁石的形象,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好象是一个有生命有意志的人。请看:“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状写出了海浪的其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可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休。诗人用“刀砍过”,来写礁石脸上和身上所受的惨重伤痕,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折磨……
 但礁石却是刚毅不拔,泰然自若,挺住再挺住, “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令人赞叹的。这就说明了“唯强者能生存”的哲理。“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这首诗表达的也就是这样的崇高境界,美的形象深蕴着美学的内涵。
 诗人的想像极美。诗的想象是蝴蝶的翅膀,是青萝的爬蔓,是车辆的轮子,诗人正是借助于想象力来展开全诗的,读此诗我们仿佛能看到茫茫无边的大海,海浪翻滚冲击,礁石屹然不动……一副风险万象的情景,给人一种壮美磅礴的感受。
 这首诗大体上具有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四句一般,八行诗体。从音顿上说,每句诗是三个音顿或四个音顿。基本上是第一、二、四行押相近的韵。艾青写诗,早期提倡过散文化的美,但这首诗却具有现代格律诗的特点,既讲一定的格律,又不拘泥于每句字数的相同,每字遵循严格的韵部。读来和谐上口即可。

哲理诗《礁石》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礁石

 任凭风吹雨打,
 任凭波浪冲刷。
 任凭骄阳暴晒,
 任凭雷电交加。
 你依然屹立在激流险滩。
 不走样、摧不垮。
 宁可越磨越尖,
 决不越冲越滑。

 
 礁石,隐现在海面上的岩石,潮涨潮退, 日出日落,面对风雨、波浪、骄阳、雷电,依然屹立在激流险滩,“不走样、摧不垮”。礁石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内涵,给人带来许多思索和想象。老诗人曼晴以礁石为诗题,将其人格化,前四句写礁石历经磨难的命运,后四句写礁石刚毅、伟岸、坚不可摧的个性。读了这首诗,你毫无疑问会产生极其丰富的联想,会以很多具体的社会现象、以人的生命本体作为参照来审视这一象征的场景。
 古往今来一切先行者的形象,集中地体现在这“礁石”的身上。他们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 不为权势所逼而卑躬屈膝, 不因寂寞所苦而寻求超越,面对苦难、挫折、打击, “宁可越磨越尖,/决不越冲越滑”, 为追求人的解放、社会的进步,生生不息地奋斗搏击。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人的生命流程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闪烁出璀璨的光华!诚如著名美学家高尔泰所言:“当人不是盲目地受环境和自然必然性的支配,而是作为能驾驭自然必然性以改造环境的主体而出现的时候,人才成其为人, 人的历史才成为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的部分。”(《美是自由的象征·关于人的本质》)这首诗的象征意蕴,无疑是富于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除了上面提到的象征之外,还具有一种激荡、刚劲、振奋人的心灵的崇高美。礁石屹立在激流险滩,“任凭风吹雨打,/任凭波浪冲刷。/任凭骄阳暴晒,任凭雷电交加。”这是多么真实,而又多么崇高、惊心动魄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更重要的是,礁石的描写,完全生命化、人格化了。静止的外在形态中充满着内部的生命存在和运动,形象与哲理、具体与抽象、情感与议论高度统一,显示出“礁石”这一象征主体的活力和审美价值,使人们感受并理解到生命的美和伟大,引起人们的惊叹和崇敬的情感。

礁石jiāoshí

江河、海洋中隐没(mò)在水下或露出水面的岩石。

礁石jiāoshí

〈名〉河流、海洋中隐于水下或现于水面的岩石:航船撞上了礁石。

礁石jiāoshí

海边、河边离水很近的石头。
【组词】巨大的礁石︱黑色的礁石︱一块礁石
【例句】他脱下衣服和鞋子,指着远处的礁石对小姑娘说。
 ❍ 小姑娘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近义】巨石︱大石︱石头

礁石

海洋中隐现于水面的岩石谓之 “礁石”。
为什么这种岩石称为 “礁石”呢?
“礁石”,不同于山上一般的岩石,它的表面不是平整的,坑洼不平,且呈暗褐色,整体像被烧过的那样。礁,从石焦声,汉字许多字声符亦表义,“焦”的义符为火 ( “焦”下四点) ,“焦”的含义即为“火伤”,因此,像被火烧过的又隐现于水中的岩石便称为“礁石”。
“礁石”的形状,完全是由于日夜被海浪冲击而成的。杨朔 《雪浪花》中老泰山说成 “是叫浪花咬的”,真是生动极了。
“礁石”如果隐于水面之下,则称为 “暗礁”。“船触礁了”,多指碰触了暗礁。如果是事情遇到阻碍,说 “触礁了”,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法。

礁石jiāo shí

河流、海洋中距水面很近的岩石。1623年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之五:“舶师专掌候风使帆,整理器用,吹掌号头,指使夫役,探试浅水礁石,以定趋避。”1854年9月《遐迩贯珍》第九号:“新加波现有英船一只,驶抵该处,系英国君主特派往量探水势深浅,试测沙线礁石。”1875年丁韪良等编纂《中西闻见录》第30号:“有英国铁船自香港开赴日本,行甫半程,陡触海内礁石,船底破碎,水灌入舱,不逾刻许,立即沉没。”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嶕石 > 礁石
礁石  jiāoshí

同“嶕石”。

岩石

岩石

岩(熔~) 巖 砬(砬子)
崩颓的岩石:颓岩
海河中距水面近的岩石:礁(礁石;海~)
钓鱼时坐的岩石:钓矶
水中便于垂钓之石:钓碣
赤色的岩石:霞石 霞巘
坚硬的岩石:石骨
岩石受压形成连续弯曲的拱槽:褶皱
(构成地壳的矿物的集合体:岩石)

另见:矿物 坚硬

☚ 矿物   矿石 ☛

石头

石头

石(~块;~板;~岩;~林;~山;~笋;~料;~佛;~碑;卵~;砺~;礁~;陨~;岩~;矿~) 砆 礓(礓石) 云骨
光滑晶莹能反映人物形象的石头:镜石
有多种色彩和花纹的石:花石
有花纹的石:砀(~基)
像玉的石头:
赤色的石:
代赭石的别名:铁朱
紫红色的石头:霞骨
白色的石:白石 素石
杂色的石:
蕴藏有玉的石:
像玉的浅黑色石头:
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遗体变成的石:化石
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琥珀 虎魄 顿牟
黑色的琥珀:
水边突出的石:矶(采石~)
小石:礓(礓石;礓砾) 砾
大石:盘 磐 磻石
山上的大石:
厚而大的石:磐石
厚而粗重的整块石:礅(石~;桥~)
坚硬的石:礉 顽石 悍石 硗确

另见:矿石 坚硬

☚ 石、沙   山石 ☛

礁石rock

确定领海基线的情形之一。按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6条的规定,在位于环礁上的岛屿或有岸礁环列的岛屿的情形下,其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海图上以适当标记显示的礁石的向海低潮线。国际法院1951年在英国挪威“渔业案”的判决中指出,“领海宽度应从最低落潮线算起”,但是,是什么样的最低落潮线?是大陆的最低落潮线,还是石垒(包括各岛屿、小岛、岩石和礁石等)的最低落潮线?国际法院认为,在划定挪威领海界限时应考虑石垒的外部边界,并判决挪威采取通过连接分布在大陆、岛屿、岩岛上的各固定点的直线基线法是符合国际法的。

礁石

礁石

高出海蚀平台的侵蚀残留体。海水及波浪对海岸基岩不断的冲刷与磨蚀,海岸基岩由此不断遭受破坏。由于波浪强度的差异或组成基岩海岩性的差异,海蚀作用亦有差异,即产生礁石。如果礁石的规模很大,则称岛屿。隐伏于水下并接近海面的礁石,称为暗礁。礁石可由生物体组成(生物礁),也可由火山岩礁或大陆岩石水下的延伸部分组成。因其分布在海中或靠近海岸,所以对于沿海渔业和航行不利。

☚ 礁   与港航相关的新经济技术知识 ☛
000068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