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碾伯所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康熙)碾伯所志甘肃地方志,清李天祥纂。不分卷。天祥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至五十年(1711)任碾伯(今青海乐都)千总,此志即于当时成书。万余字,记事止康熙末。以名称、沿革、疆域、所城、驿城、故城、街衢、市集、公署、寺观、番寺、古迹、庄堡、古塞、关隘、山岭、土司、番族、习尚、土宜、赋税、选举、人物、列女、附记等三十一目记事。名称目考证碾伯之名系湟水别名而来。此志编纂时间在青海诸志中最早,所集资料亦较珍贵,为乐都自古以来唯一志书。张维《陇右方志录》录有《碾伯新志》,并言已佚,实即此《所志》。康熙抄本藏北师大图书馆,1959年北京师大图书馆油印本流行。陈超《青海地方志考录》(《社会科学参考》1981、19)可资参考。 碾伯所志青海省方志。清李天祥(山东临番县人,曾任碾伯所千总)编撰,梁景岱(陕西三原县人,曾任西宁卫儒学教授)鉴定。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年(1707—1711)之间,故又称《康熙碾伯所志》、内容涉及今青海乐都,民和2县及化隆等县的部分地区。1册,共32目:名称、沿革、疆域、所城、驿城、故城、街衢、市集、公署、崇礼、民祀、寺观、番寺、古迹、冢墓、庄堡、古塞、桥梁、关隘、山岭、峡谷、川流、池泉、土司、番族、习尚、土宜、赋税、选举、人物、烈女、附记。虽内容简略,并有明显之舛误,但仍不失为一部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方志。可供研究青海东部地区民族状况的参考。1989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将其编入《青海地方旧志五种》公开出版发行,并由景朝德标注。正文之前有标注者所撰《关于〈碾伯所志〉的整理》一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