碴儿chár见本页“茬儿”。 碴儿chár又作“渣儿”“岔儿”“茬儿”。 ❶本指碎块或器物破口,转指话题,话头。〔例〕莫不成两个月之后, 还找出这个渣儿来问你不成? (红687)∣俩要饭的一听就接过碴儿来了,一指这桶:“珍珠翡翠白玉汤不就在这儿呢吗?”(传109) ❷转指某事,多指以往发生的事情。 〔例〕莫非他还记恨着那天晚上的碴儿? (文二250)∣半年多的工夫顶回去十三个先生,也就没人上那儿问去啦, 把这碴儿也就搁下啦。(口92)∣怎么想起早晨炸油饼、 熬豆浆这个茬儿来的呢?(晚95.2.19) ❸因由,矛盾。〔例〕你怎么个碴儿?输不起, 跑啦?(剧二22)∣哎,怎么碴儿, 你怎么把门给锁上啦!(瑞361)∣照这么说,人家和你没甚么岔儿呀?(儿604)
碴儿zhǎir见本页“䍉儿”。 碴儿五6783①名势头。北京官话。北京〖 〗。呀!怎么净这个~的!杨朔《春与姑娘》:「刚进门,娘劈头就问:『你还知道回家呀!咋不死在外头?』董存瑞一听~不对,没敢吭气。」②名毛病;事情的破绽。⑴冀鲁官话。山东聊城〖 〗。他想找我的~,就是找不着!⑵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你找我什么~?③名挑剔毛病的话。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咱干咱的,别理他那个~。④名借口。冀鲁官话。天津〖 〗。他找~跟我打架。⑤名特指过去发生的某事。北京官话。北京〖 〗。老舍《离婚》:「莫非他还记恨着那天晚上的~?」⑥名指人的个性。晋语。山西忻州〖 〗。外那地方的人~可硬哩。⑦名原指器物的破口或碎片,比喻厉害不好惹的人或可恶的人。⑴东北官话。东北〖 〗。⑵晋语。山西忻州〖 〗。这狗人倒是个灰坏~!⑧动在别人事情进行中插手。东北官话。东北〖 〗。福同《心心相印》:「同志,不了解情况不要乱~,这事跟你一点关系没有。」   碴儿chár❶ 〈名〉细小碎块:冰碴儿|玻璃碴儿。 ❷ 〈名〉器物上的缺口:碗碴儿。 ❸ 〈名〉断碴:木头碴儿。 ❹ 〈名〉指嫌隙:他跟我过去有碴儿。 ❺ 〈名〉指提到的事情或刚说完的事:不答碴儿|接着前天的碴儿说。 ❻ 〈名〉势头:看这个碴儿,事情不好办了。 碴儿茬儿chár❶事件,事端;势头。如:他早忘了就别再提那个~了。/三位“加塞儿”买菜,排队的人劝售货员不要卖给他们。谁知她不理我们的~。 ❷短头发,短胡须及一些东西的碎屑。如:头发~,胡子~,骨头~,玻璃~等。 ❸木头劈开后,参差不齐的部分。如:祥子呆呆的看着这两块白木~。 ❹过去留下来的芥蒂,旧嫌隙。如:他俩本来就有~。 碴儿chár曾经引起争吵的事由:莫不是两个月之后,还找出这个~来问你不成? (六十·1407)
碴儿chár细小的碎块:上头要问为什么砸的呢?他们也是个死啊!倘或要起砸破的~来,那又怎么样呢? (九四·1215) 嫌隙 嫌隙怨嫌 怨隙 携隙 罅隙 间隙 过节 碴儿 有嫌隙:有郤 有隙 心里的嫌隙或不快:芥(芥蒂) 产生嫌隙:启隙 启衅 产生嫌隙或事端:生隙 产生芥蒂﹑意见:起见 私人的嫌隙:私隙 私人间的嫌隙,个人间的不和:私嫌 旧日的嫌隙:宿嫌 旧日的嫌隙仇怨:宿隙 往昔的嫌隙:宿衅 细微的嫌隙:纤隙 细小的嫌隙:微隙 微嫌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隔阂、恶感、仇怨:嫌隙)
另见:嫌疑 猜疑 隔阂 ☚ 隔阂 疏远2 ☛ 00010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