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碘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碘读音d·ian(ˇ),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 上一条: 典 下一条: 蕇 碘〔dian〕 碘diǎn非金属元素,紫黑色结晶体,容易升华,用于医药和制造染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非金属元素,符号I。紫黑色鳞片状的晶体,易升华成紫色蒸色。供医药、染料等用:~片︱~洒︱~酊(ding)。 碘diǎn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I,用于医药、染料等。 碘diǎn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I(iodium)。1871年傅兰雅译《化学鉴原》卷一:“Iodine,碘。”◇紫、紫气、海蓝、海碘、碘质、沃素、沃度、沃土、沃颠、埃阿颠。其中“沃度”、“沃土”、“沃颠”、“埃阿颠”为英语iodine(碘)之音译。 碘*dianB5E2 元素 元素素(色~;激~;尿~;毒~) 原质 ☚ 元素 化学物质 ☛ 碘 碘微量元素。碘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促进人体生长和调节新陈代谢速度方面有重要作用。甲状腺素是由碘分子同甲状腺球蛋白中的酪氨酸组成的。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缺碘,甲状腺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细胞体积增大,就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使脖子变得粗大,俗称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主要与当地土壤、水、食物中碘的含量不足有关。膳食中含碘量与土壤含碘量关系密切。一般高原地区的沙质土壤含碘很少;粘土地区不易透水,含碘量相对丰富。海水中含碘多,沿海地区土壤中含碘量亦高。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孕母膳食中缺碘,致胎儿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一系列的障碍,称为地方性克汀病。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经常食用含碘量较高的食物(见表6.2-20),如海带、哈蜊之类。内陆山区以采用食盐加碘的办法最有效。碘化钾与食盐配合的比例以1:10万较为适宜,即一吨食盐中加碘化钾10克。若每人每日摄入食盐20—25克,则可获碘150—175微克,已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 表6.2-20 含碘较高的海产品
☚ 铁 锌 ☛ 碘 碘dian周期表第ⅦA族元素,符号Ⅰ。原子序数为53,原子量为 126.9044,电子组态为2,8,18,18,7,相对密度为4.93,熔点为113.5℃,沸点为184℃。化合物中碘常见的氧化态为-Ⅰ (碘化物),+Ⅴ (碘酸盐),+Ⅶ(高碘酸盐)。碘为紫黑色闪亮晶体,能缓慢升华,气态碘显紫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碘是继氯之后被发现的第二个卤族元素。1811年法国化学家B.库尔特瓦发现从焙烧海草中提取碳酸钾后,往剩余的母液中加入硫酸加热时有蓝紫色蒸气,冷凝为灿烂的片状结晶,阐明了碘的物理性质。后经H.戴维和J.L.盖吕萨克研究,给予肯定是新元素,J.L.盖吕萨克将它命名为iodine,来源于希腊文ioeides,原意为“紫色的”。碘在地壳中含量为3×10-5%。海水中含少量碘离子I-,1t海水中含50mg,海藻中常含有很多碘,但主要来源于智利硝石,碘以NaIO3,Ca(IO3)2形式存在。碘具有金属的特征,已知有磷酸碘、高氯酸碘、醋酸碘等盐,电解醋酸碘溶液时,碘在阴极上析出,证明碘带正电荷。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不同极性溶剂内始终为双原子分子,如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和乙烷内,溶液颜色为紫色与气态碘相同,若溶于极性较高的溶剂,如水内,则显淡棕色,在乙醇内,溶解较多显棕色。溶液颜色不同,是由于溶剂分子以配位键与碘结合发生溶剂化作用的结果。在非极性溶剂或低极性溶剂内,不发生溶剂化作用,故溶液颜色与碘蒸气相同。碘微溶于水,但很快发生水解,溶液显弱酸性,有碱存在时可促使水解,由于次碘酸盐很不稳定,又歧化分解为碘酸盐和碘化物。在水溶液中,碘的氧化性比氯和溴弱得多,只有强还原剂氢硫酸和硫代硫酸钠才能将它还原成碘离子: I2+H2S=S+2HI ☚ 溴酸 碘化物 ☛ 碘 碘dian微量元素。碘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促进人体生长和调节新陈代谢速度方面有重要作用。甲状腺素是由碘分子同甲状腺球蛋白中的酪氨酸组成的。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缺碘,甲状腺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细胞体积增大,就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使脖子变得粗大,俗称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主要与当地土壤、水、食物中碘的含量不足有关。膳食中含碘量与土壤含碘量关系密切。一般高原地区的沙质土壤含碘很少;粘土地区不易透水,含碘量相对丰富。海水中含碘多,沿海地区土壤中含碘量亦高。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孕妇膳食中缺碘,致胎儿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一系列的障碍,称为地方性克汀病。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经常食用含碘量较高的食物 (见表),如海带、蛤蜊之类。内陆山区以采用食盐加碘的办法最有效。碘化钾与食盐配合的比例以1:10万较为适宜,即一吨食盐中加碘化钾10克。若每人每日摄入碘化食盐20~25克,则可获碘150~175微克,已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 含碘较高的食物
☚ 铁 氟 ☛ 碘iodine, I系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53,原子量126.9,其放射性核素有123碘、125碘、131碘等。碘呈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粒状或鳞片状结晶。质脆,有特臭,常温下可挥发,易溶于醇等有机溶剂。碘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约含有20~50mg,分布在肌肉、甲状腺、皮肤、骨骼、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浆中。其中主要为甲状腺素的合成原料。人体缺碘时,甲状腺呈代偿性肥大,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胎儿期缺碘可引起呆小病,故孕妇应适当补充碘,多吃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目前我国推广食盐中加碘,以预防缺碘疾病;患者甲状腺缺碘性肿大者可口服碘制剂;甲状腺危象时用碘剂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时,术前可适当应用;碘制剂亦可用于治疗某些眼病,促进渗出物吸收等;亦可制成造影剂,用于泌尿系统逆行造影及胆管造影;碘酒广用于皮肤消毒灭菌用;碘仿用于粘膜深在伤口的处理;碘苷具有抗病毒作用。总之,碘是人体及医药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但摄入碘过多亦可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大。 123碘123iodine, 123I系一种放射性核素。为纯γ射线放射体,γ射线能量为159 KeV,半衰期13.2小时。主要用于检测甲状腺的吸碘率,从而判定甲状腺功能,对诊断某些甲状腺疾病有帮助;并可作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用;亦可作为示踪剂标记各种化合物用于多种检查。 131碘131iodine, 131I系一种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甲状腺吸碘率的检测,对判定甲状腺功能及诊断某些甲状腺疾病有帮助;亦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碘diǎn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I,紫黑色结晶,有金属光泽,很容易升华成紫色蒸气,碘的制剂可以用来消毒和治疗甲状腺肿,工业上用来制染料。 碘iodin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碘缺乏的主要表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富含碘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发菜、蛤等海产品。 碘 碘食物中的碘在胃肠道内先被还原为碘离子后才能吸收。小肠的吸收能力可能最强,其他粘膜、肺及皮肤也能吸收碘。碘主要从尿中排出,少量从汗及粪便中排出。当给予大剂量碘时,在眼泪、唾液及胆汁中也发现碘。碘的排出量常因摄入量的不同而改变。正常成人尿中排出量约为10~200μg/d,小孩约为20~35μg/d。 ☚ 氟 锌 ☛ 碘 碘iodine,I人体内微量元素之一。原子量126.9045,原子价为1,3,5,7不等。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人体内的总量为20~50mg,其中50%存在于肌肉中,20%存在于甲状腺内,10%存在于皮肤,6%存在于骨骼内,其余散在于各内分泌组织、中枢神经和血浆中。食入的碘以碘化物形式自小肠吸收。人血清中蛋白结合碘正常水平为40~80μg/L。低于40μg/L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于80μg/L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日需量青年男子为140μg,青年女子为100μg,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 锰 锂及锂测定 ☛ 碘diǎn {化} (非金属元素) iodine (I) 碘iodine (I) 碘iodine 碘*diǎn(13画) *碘diǎn13画 石部 非金属元素,符号I。紫灰色晶体,有金属光泽,易升华。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为碘酊(dīng),俗称碘酒,用于皮肤消毒杀菌。 碘diǎn现代形声字。从石,典声。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 碘★常◎常形声,从石,典声,一种非金属元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