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硝化作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土壤中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作用。其反应过程为: 硝化作用分两个过程进行。首先是由亚硝酸细菌将铵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后再由硝酸细菌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在前一过程中,可能生成中间产物NH2OH和[NOH],并有微量的N2O逸出。在一般的土壤中,由于亚硝酸盐的氧化速率远比铵的氧化速率大,亚硝酸盐的含量极微,硝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硝酸盐。但是,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硝酸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亚硝酸盐可以有所积累。 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 主要有铵离子的浓度、通气状况、含水量以及pH值和温度等。铵是硝化作用的基质,它主要来自土壤有机态氮的矿化和施肥。土壤通气状况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很大。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土壤空气的含氧量高,硝化作用进行强烈,土壤含水量过多或过低时,硝化作用都受到抑制。当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时,硝化作用的速率最高。通常,硝化作用的最适土壤pH值为6~8;最适温度为30~35℃,但不同地带的土壤之间则有所不同。 硝化作用的意义 硝化作用形成的硝酸盐是植物氮素营养的重要来源。但是,硝酸根比铵离子的移动性大得多,因而易于通过淋溶和径流而损失。在嫌气条件下,或在局部嫌气的土壤环境中,硝酸盐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而损失。而且在硝化过程中也有少量的N2O逸失。这些损失,既减少了土壤中可供作物利用的氮量,又可引起环境问题。因此,适当控制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肥和尿素的硝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应用硝化活性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控制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有一定效果。但是,在田间条件下,由于影响硝化抑制剂抑制效果的因素很多,它在减少氮肥的氮素损失中的作用常不稳定或不显著。此外,硝化作用还形成了氢离子,从而导致土壤酸化。施用石灰可阻止土壤的酸化。 硝化作用见硝化细菌。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铵氧化成硝酸的微生物学过程。这类微生物称硝化细菌,此作用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铵氧化成NO2-,然后是NO2-再氧化成NO3-。前者称亚硝酸细菌,后者称硝酸细菌。硝化作用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域或沉积物的生态环境中,其产物为NO2-,N2O和NO3-。NO2-对生物有毒害,但一般环境中不会积累。NO3-为水溶性,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也易从土壤中流失。如土壤中NO3-大量积累,植物吸收多,细胞中NO3-量大,易转化为NO2-造成人畜中毒;如流入其他水域可造成饮水污染或淡水域的富营养现象,藻类大量生长耗氧,造成水生动物缺氧死亡。N2O产生也可造成大气污染。自然界中化能自养硝化菌固然是硝化作用的主要推动者,也还有化能异养菌参与硝化作用,但异养硝化菌的硝化强度远不如自养硝化菌。 硝化作用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把土壤中的氨或铵盐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土壤的通气状况良好对其有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