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破阵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破阵乐

破阵乐

唐教坊曲,用作词调。见宋柳永《乐章集》。《破阵乐》之前,唐高祖时有“秦王破阵之曲”,乃军歌,辞失传。太宗贞观元年,就此曲改订为《秦王破阵乐》,魏徵等三人奉诏作辞,唐太宗亲制舞图。因辞意为状写临阵破敌之威武,故名《破阵乐》,又名《秦王破阵乐》、《神功破阵乐》、《破齐阵》,传辞如五绝,首句仄起,后二句对,二平韵,有和声。《唐会要》于此曲分属越调、双调、水调、大石调、小石调(皆为商调)。此曲改订为大曲体制后,国家大典时奏用。张文收编《燕乐》,分四部,收《破阵乐》为第三部。贞观十六年,订“十部乐”,以《燕乐》居第一。高宗显庆元年,改称《神功破阵乐》。玄宗时,立部伎八曲,《破阵乐》为第三;坐部伎六曲,第一为《燕乐》,《破阵乐》在其中;第六又为《小破阵乐》,乃生于立部之第三伎,改用龟兹乐,辞作六言八句体;此时又有称《破齐阵》者,应即《破阵乐》。又有《小秦王》曲,远传南宋,乐类未详。德宗、文宗朝,重大场合仍奏《破阵乐》。中唐张祜又有七言四句体之《破阵乐》,已非“破阵”本意。唐五代有杂言体《破阵子》,当由盛唐大曲《破阵乐》来。入宋,先有正宫调之《平戎破阵乐》大曲,后有此名之慢曲。慢曲为柳永所创,《宋史·乐志》入正宫(黄钟宫),《乐章集》入林钟商(夷则商)。《词律》卷二○、《词谱》卷三七皆列柳永所作(露花倒影),双调,一百三十三字,上片十四句五仄韵,下片十六句五仄韵。《词谱》以张先所作(四堂互映)为别体,字数同,惟上片第十一句不押韵异。

☚ 破阵子   换骨骰 ☛

破阵乐

 原文
 太宗1之平2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
 

选自《隋唐嘉话》


 注释
 1.太宗:指唐太宗。
 2.平:平定。
 释义
 唐太宗平定了山西叛匪以后,大受河东官员和百姓的欢迎。他们在道路边唱歌跳舞,军人们也一同唱《秦王破阵乐》的曲子,后来人们就将这个曲子编入了乐府。

古代民歌《破阵乐》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破阵乐

 

秋风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这首乐府诗不是表现传统《破阵乐》的“破阵”之意,而是表现征人别家的内容。通过出征士兵之口反映军旅生活的艰辛,表现士兵盼望出头之日的厌战情绪。
 “秋风四面足风沙”,透过征人的视觉展示了塞外恶劣的自然环境,荒漠之上秋风四起,卷起的风沙铺天盖地而来。“塞外征人暂别家”以自述的口吻交代征人来到荒漠的初始感觉。暂,初、始之义,这一句是说才离开家初出边塞就感到环境十分恶劣,与第一句扣合,强调了征人在环境上感觉到的剧烈变化,不仅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加剧了征人的思乡念头。这两句是一个倒装,这种顺序的颠倒,凸现出一个苍茫昏暗的物象世界,强化了主观心灵的感受,渲染了气氛,增强了抒情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语气表达上的紧凑,也加剧了抒情主人公的心理节奏,使一般的环境变成特殊,“别家”就更具有典型意义。“家”是全篇的立意所在。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两句对景物的铺排,侧重于对征人的心态进行描写。“千里不辞行路远”是对抒情主人公 “别家”远征的补写,是回顾中的情景,寄寓着征人已经经历过的千辛万苦,强调的是征夫在荒漠跋涉千里之遥,离家已是很远很远了。“时光早晚到天涯”着重写征人在漫漫征途上遂感前程茫茫的揣测之意,这里有终到尽头的期待之情,又有不可捉摸的彷徨之感。时光,即时间、光阴之意。早晚,是迟早之意。天涯,即指天边、极远的地方。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意志。所以说“时间到天涯”是说不通的,这里的时间是抒情主人公意识到的行军打仗的难挨的时间。这一句的大意是,这行军打仗的日子总有一天能熬出头的。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矛盾。征程的无穷无尽,时间的没完没了使士兵感到苦海无边,因此“家”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小空间,这种时间与空间的极度反差加剧了征夫的期待之情,在他的心目中想到的就是“总有一天”。这两句创造出空旷浑茫的艺术意境,使读者联想到孤军在荒漠之中行进,视野所及只有混沌一片,如死海一般的孤寂,尽管士兵们有所期待,但这种境界其实是令人绝望的。
 这首诗为了表达征夫厌战的主题,创造了一个混沌茫茫的艺术境界,有力地衬托了抒情主人公情的抒发。“秋风”、“风沙”、“时光”、“天涯”等景物的铺写,将抒情主人公置于荒漠之中,孤立之极,所见者茫茫一片,所听者朔风瑟瑟,没有一点亮色,充满了无限孤独。画面的空旷,衬托了征人内心的空虚感和无限的思乡愁绪。

破阵乐

这是唐代最著名的一支乐舞,等于是当时的国舞。唐代有五言四句、六言八句、七言四句、“六六六六五”双迭体和“六五七七五,六六七七五”体等五种格式的诗歌,曾配入这一乐舞。它最初是流传于李世民军队中的歌谣,名为《秦王破阵之曲》。贞观六年,在李世民的直接参预下,《破阵乐》改制成为由一百二十人表演的大型乐舞。舞蹈者执戟披甲,作战斗击刺之状,气势宏伟,歌词则典雅和缓,体现了李世民“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绥海内”的思想。唐高宗时,《破阵乐》改名为《神功破阵乐》,用为祭祀时的武舞。演出时,依八佾之制,由六十四名披甲执戟的舞人列成方阵表演。唐玄宗时宫廷大乐采用坐、立二部伎的制度,在二部伎的十四个节目中,《破阵乐》占了三个节目,即:一、立部伎中的《破阵乐》,为一百二十人的大型乐舞;二、坐部伎《燕乐》一伎中,含《景云》、《庆善》、《破阵》、《承天》四舞,每舞四至八人;三、坐部伎中的《小破阵乐》,为四人表演的小型乐舞。此后,唐文宗把《破阵乐》用为凯乐和鼓吹乐,重新创制了歌辞。《破阵乐》还传入日本,被称为《皇帝破阵乐》、《秦王破阵乐》,并有《天策上将乐》、《齐正破阵乐》、《大定破阵乐》、《散手破阵乐》诸名。

破阵乐

破阵乐

又名《七德舞》。唐代乐舞。《旧唐书·音乐志》载,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民间流传《秦王破阵乐》。他继位为太宗,使起居郎吕才制乐,魏征、褚遂良、虞世南、李百药等填词。“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杜佑《通典》: “贞观七年,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舞据此而编。全舞共分三变,每变四阵,有来往疾徐击刺的动作。音乐在汉族清商乐基础上,吸收了西域龟兹乐成分。高宗时的《神功破阵乐》、玄宗时的《小破阵乐》,皆源于此曲。后晋时,改名为《讲功之舞》,恢复宫廷演出。后周时,再次改名为《象成之舞》。此舞被*玄奘传入*天竺,后日本国使者传入日本。

☚ 五方狮子舞   七德舞 ☛
破阵乐

破阵乐

又名《七德舞》。唐代乐舞。《旧唐书·音乐志》载,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民间流传《秦王破阵乐》。他继位为太宗,使起居郎吕才制乐,魏征、褚遂良、虞世南、李百药等填词。“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杜佑《通典》: “贞观七年,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舞据此而编。全舞共分三变,每变四阵,有来往疾徐击刺的动作。音乐在汉族清商乐基础上,吸收了西域龟兹乐成分。高宗时的《神功破阵乐》、玄宗时的《小破阵乐》,皆源于此曲。后晋时,改名为《讲功之舞》,恢复宫廷演出。后周时,再次改名为《象成之舞》。此舞被*玄奘传入*天竺,后日本国使者传入日本。

☚ 五方狮子舞   七德舞 ☛
破阵乐

022 破阵乐

见20021 “唐代乐舞”条。

☚ 唐代乐舞   圣寿乐 ☛
破阵乐

破阵乐

中国古代著名宫廷乐舞。
❶创作于唐初。太宗李世民曾封为秦王,转战南北,建功立业,军中遂传《秦王破阵乐》之曲。李世民即位后,追忆战功,遂于贞观七年(633)制《破阵舞图》,命吕才率乐工一百二十人演习,由魏征、褚亮、虞世南等重臣制歌词,边舞边唱。舞曲有三段,后增为六段,每段又分为四节,共演奏五十二遍。舞者皆披甲执戟,排成战阵,左圆右方,交错屈伸。伴奏者又擂起大鼓,“声闻百里”,歌者则 “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场面极为壮观,多用于宴乐。其后,李世民又将其曲配上钟、磬等乐器,用于郊祀雅乐,称为“七德舞”。为缩小规模,由原来的演奏五十二遍,减少为象征性的两遍。高宗即位后,于永徽年间 (650—655) 将其更名为 《神功破阵乐》,不久,曾禁用其乐。后经臣下劝说,才于仪凤三年(678)将其恢复,并增加了箫、笛、歌鼓等伴奏乐器。用于“雅乐”之武舞时,还加上宫悬乐合奏。武则天执政,再次禁演其乐,“七德舞”遂不传。唐玄宗即位后,复制 《小破阵乐》,改由坐部伎演奏。所用曲调为龟兹乐,舞者四人,亦饰以龟兹服装。立部伎仍演奏旧传之《神功破阵乐》。到文宗时,又将该乐曲用之于献俘之鼓乐,由铙吹部奏之。乐工执笛、箫、笳、觱篥、铙、鼓等乐器,骑马列阵,另有歌者二十四人,列队高歌。其词曰: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鼓吹齐奏,亦很壮观。除铙吹部外,唐代羽葆部所奏十八曲中,亦有 “七德” 曲及 “破阵乐” 曲二种。又因唐玄宗最喜爱羯鼓,故而羯鼓曲中,亦有 《破阵乐》一种,用太簇商调演奏。
❷唐代张文收所造“燕乐四部”之一,为 《破阵乐》,“舞四人,绯绫袍,锦衿襟,绯绫裤”。所用乐曲,为清乐法曲。所用乐器, 则有玉磬、方响、筝、筑、卧箜篌, 大、小箜篌,大、小琵琶,大、小五弦,大、小笙,大、小觱篥,箫、长笛、短笛、铜钹、毛员鼓、连鞉鼓、桴鼓等。

☚ 霓裳羽衣曲   坐部伎乐 ☛

破阵乐

❶唐法部大曲。唐太宗七年制《秦王破阵乐》曲,使吕才协音律,李百药、虞世基、魏征等制歌辞,歌颂太宗征伐四方的武功。包括三变(大段)、十二阵、五十二遍。

❷词调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正宫,变调,前段十四句、后段十六句、有韵,一百三十三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