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计划yanjiu jihua
对研究时间、地点、对象、研究方法等的具体安排。制定计划是为了使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保证各方面的工作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确保研究任务按时完成。正式的研究计划应包括六项内容:
❶课题的具体名称,即最后确定的研究课题。
❷提出课题的缘由;扼要说明前人对本课题有过什么研究,已有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有待研究的问题;研究者本人对此项研究的必要性的认识;提出理论假设;研究本课题的可能性,说明人、财、物的保证条件。
❸选择研究对象和场所。要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任务选择研究对象和场所,注意客观性和代表性。对象不可太多,也不宜过少(一般不少于30人)。如何将研究对象分组,按什么标准分组也应在此处确定下来。
❹设计研究方法。确定要采用的主要方法和辅助方法及运用各种方法的详细计划。如采用实验法就要写出有关的自变量、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无关变量的控制办法、实验的步骤、准备什么实验材料等。设计研究方法时应制定相应的观测指标,即观察表格和测量指标,这是对课题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重要途径。制订观测指标时应注意简便、明确、易操作。
❺课题的人员组成及安排。研究人员是计划的实施者,也是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的保证。根据各人的能力和兴趣明确分工很有必要。在有几个研究者同时进行观察或测量时应提前安排统一的训练,以达到一致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并按照同一的标准从事研究,提高观察和测量的信度。
❻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应当制订一个详细的工作日程表,预先安排好随后的每一步工作的日程。制定出的研究计划应成文备案,在整个研究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对照、检查,力求严格按计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