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花zióhhuē

本指一种草名叫石花菜(古也写为石华),闽南人用来熬汤后放凝固剂等,冷却后结冻成一种夏天清凉食品,吃时加蜜或糖皆可:热天时囡仔爱食~luáhtnī sí gǐn'ǎ ài ziáhzióhhuē(夏天,小孩喜欢吃石花)。《文选·郭璞〈江赋〉》:“玉珧海月,土肉石華。”李善注:“石華附石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揚帆采石華,挂席拾海月。”

石花1124一种海中藻类植物,也称石花菜。吴语。浙江宁波〖〗。石花菜制成的消暑冷食。通称洋菜或洋粉。客话。福建永定〖〗。闽语。福建厦门〖〗。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奇石 > 石花
石花  shíhuā

亦稱“乳花”。石名。溶岩滴於石上凝聚而成。因迸散如霜花,故稱。白色,可藥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二·殷孽》《别録》引蘇恭曰:“石花,一名乳花,生乳穴堂中,乳水滴於石上,散如霜雪者。”又:“石花是鐘乳滴於石上,迸散日久,積成如花者。”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烏韭 > 石花
石花  shíhuā

“烏韭”之别名。

石花shí huā

旧时医药业谓云母石。《切口·药行业》:“石花: 云母也。”

石花

石花

乌韭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乌韭》。

☚ 昨叶何   还魂草 ☛

乌韭【同义】总目录
石花乌韭

石花

药名。
❶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又名石苔花、乳花、石衣、梅藓。为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Parmelia saxatilis Ach.的叶状体。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甘,寒。明目,止血,清热利湿。
❶治视物模糊,吐血,血崩,小便热痛,白带。煎服:6~9g。
❷治小儿口疮,研末撒;带状疱疹、烫伤,研末,香油调敷,脚癣、皮肤瘙痒,水煎洗。本品含藻纹苔酸(Salazinicacid)。
❷见《贵州草药》。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❸见《云南中草药》。为佛指甲之别名,详该条。
❹见《本草衍义》。为海浮石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石花

全株片状,平铺于岩石上,有假根,上面有不规则的褶皱。正面灰绿色,断面有白色霜。全疆山区有分布。具有补肾,壮筋骨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阳痿、腰膝冷痛、肾虚、牙痛等病症。

石花

石花

蒙古名哈敦哈克、道日克、哈敦内西莫、哈敦其其格。为地衣类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 (Parmelia saxatilisAch.)的干燥全草。四季可采,用铲铲取,除去泥土杂质,晒干。
本品味甘、苦,性凉、燥。有清热,解毒,开胃,止吐,止泻之功效。用于
❶根除渗于脏、腑、皮、脉、骨、肉之热邪及解毒热:与六良药、缬草、冰片等配伍,制成二十五味冰片散用。
❷肝热及中毒:与松石、红珊瑚、五灵脂、木通等配伍,制成二十五味松石丸用。
❸包如渗漏而吐血,鼻衄:与艾叶、熊胆、豌豆花、黄柏、麻黄炭、红花、射干等配用。
❹由于血、希拉热引起的头痛,亚玛头虫病,脑刺痛;与红花、泡囊草等配伍,制成十三味红花丸用。
❺毒热症:与赤金、松石、红珊瑚、珍珠等配伍,制成珍宝丸用。

☚ 瓦松   甘松 ☛

石花

石花多哲

本品为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Parmelia saxatilisAch.或牛皮叶科植物牛皮叶Sticta pulmonacea Ach.的干燥全体。全年可采,从石上铲下,除去杂质,晒干。
味涩,性平。功能清热,解毒,镇呕止泻。主要用于中毒症,陈旧性热病,混合性泄泻,不思饮食,呕吐等。本品与松石、天竺黄、红花等配伍,制成十六味松石丸,主治寒热性肝病,胆囊炎,中毒症。本品与松石、珍珠、珊瑚等配伍,制成二十五味松石丸,主治肝中毒,肝硬化,各种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 黑云母   金礞石 ☛
000231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