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经历代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汉以来有文字可考的共计七种: 一、熹平石经。为东汉蔡邕于熹平四年 (175年) 用隶书写成。二、正始石经。魏正始年间 (240—253年) 用古文、篆、隶三体刻成。三、开成石经。唐开成二年 (837年) 用楷书刻成。四、蜀石经。五代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以楷书刻石。五、北宋石经。用篆、隶两体,宋仁宗嘉佑六年 (1061年) 竣工。六、南宋石经。宋高宗时刻成。七、清石经。清乾隆年间刻,嘉庆八年 (1803年) 磨改。仅开成石经存西安碑林,清石经存北京,余皆残缺。明末顾炎武《石经考》、清万斯同《石经考》等是研究石经的重要著作。 石经❶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汉代以后,有石经多种;至今有文字可考的,有下列7种:(a)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用隶书写成《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各经。(b)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魏曹芳正始中(240—253年)刻石,用古、篆、隶三体。(c)唐开成石经。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 用楷书刻 《易》、《书》、 《诗》、 《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种。清康熙七年 (1668年)复补《孟子》。(d)蜀石经。五代时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以楷书刻石。 始刻于广政元年 (938年), 又称 “广政石经”。 有 《孝经》、 《论语》、 《尔雅》、 《易》、 《诗》、《书》、 《仪礼》、 《礼记》、 《周礼》、 《左传》十种。 北宋时, 刻全 《左传》, 续刻 《公羊传》、 《谷梁传》、 《孟子》三种。 (e) 北宋石经。 又称 “二字石经”, 宋仁宗时刻石。 嘉佑六年 (1061年) 竣工, 又称 “嘉佑石经”。 用篆、 隶两体, 有 《易》、 《诗》、 《书》、 《周礼》、《礼记》、 《春秋左氏传》、 《孝经》、 《论语》、 《孟子》九种。 (f)南宋石经。宋高宗时刻石,又称 “宋高宗御书石经”, 有 《易》、 《诗》、 《书》、 《左传》、 《论语》、 《孟子》、 和 《礼记》 中的 《中庸》、 《大学》、 《学记》、 《儒学》、《经解》五篇。 (g)清石经。清乾隆年间刻石,共十三经。 嘉庆八年 (1803年) 曾加磨改。 今只唐开成石经尚存西安, 清石经尚存北京, 比较完整, 余均残缺。 在文字上, 以前四种较为重要。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經書 > 石經 石經 shíjīng 石刻的儒家經書。在雕板印刷發明之前,書籍輾轉傳抄,易滋訛誤,將經書刻之於石,旨在作爲定本。石經之刻,始於西漢平帝末,王莽命甄豐摹古文《易》、《書》、《詩》、《左傳》於石。其後東漢有“熹平石經”,三國魏有“正始石經”,唐有“開成石經”。五代蜀主孟昶命母昭裔楷書《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孟子》十一經刻於石,爲“蜀石經”。雕板印刷出現以後,仍間有石經之刻。南宋高宗御書五經,刻石立於臨安太學。清乾隆時石刻蔣衡書十三經,立於國子監六堂,並以墨拓頒行各省。《經解入門·歷代石經源流》:“以經書石,名爲石經。而累代石經,其文或科斗,或大篆,或隸,或楷,其經或五,或七,或十三,各有異同,皆足以資校訂,治經者不可不講。”又,佛教徒把佛經刻石藏存,亦稱石經。 石经指刻写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最早出现于汉代。著名的有“熹平石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等。 石经古代雕刻在石块(板)上的儒家经典。著名如汉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广政石经(又名后蜀石经)等。 石经 石经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首刻石经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奏求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使蔡邕自书于碑,刻之,立于太学门外,计有《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后称“熹平石经”。其后,魏正始年间、唐开成年间、北宋、南宋及清乾隆年间,均曾刊刻石经。其主要目的在于统一、订正经文。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石徂徕 ☛ 石经shi jing❶Confucian classics engraved on stone tablets 石经shi jingConfucian classics engraved on stone tablets; or Buddhist sutras engraved on stone tablets 石经指刻在石上的经书。始于东汉末年,历代刻有熹平石经、三体石经、开成石经、广政石经,还有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等。有些佛教经典刻在石上,也称 “石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