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墨shí mò一种矿物。1917年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商品》:“非金属品为玉、宝石、大理石、金刚钻、石棉、石墨、煤、煤油。”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香粉脂澤部 > 脂澤 > 石涅 > 石墨 石墨 shímò 即石涅。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墨部 > 其他 > 石墨 石墨 shímò 可書寫的黑色顔料。古以石炭作墨,故名。始於先秦,達於魏晉。晉·陸雲《與兄平原書》:“一日上三臺,曹公藏石墨數十萬片,云燒此消復可用。”唐·皮日休《硯》詩:“石墨一研爲鳳尾,寒泉半勺是龍晴。”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墨譜》:“顧微《廣州記》:‘懷化郡掘塹得石墨甚多,精好可書寫。’”宋·佚名《晁氏墨經》:“古用松烟、石墨二種,石墨自魏晉以後無聞,松烟之制尚矣。”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炭火 > 煤炭 > 石墨 石墨 shímò 即煤炭。 石墨【同义】总目录 石墨黑铅 石墨辽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遗物。属新乐下层文化。均为小碎块,多棱状,亦有球形体。一般直径4. 5厘米。石墨块表面都有使用及磨擦痕,距今约7,000年。石墨是一种矿物质,铁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黑色,半金属光泽,硬度1,有滑感,能导电,具耐腐蚀性,主要产于变质岩中。新乐遗址出土的石墨块,说明新乐人已经开始注意这种能画出黑色条痕的矿物质并为己所用。 石墨成分C,与金刚石同是碳的同质多象变体。常呈鳞片状或块状集合体。颜色与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硬度1,易污手,具滑腻感。密度2.09~2.23g/cm3。导电性良好。主要由煤层或含沥青碳质沉积岩经受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 石墨一种结晶形碳。六方晶系,为铁墨色至深灰色。密度2. 25克/厘米3,硬度1. 5,溶点3652℃,沸点4827℃。质软,有滑腻感,可导电。化学性质不活泼,耐腐蚀,与酸、碱等不易反应。在空气或氧气中加强热,可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强氧化剂会将它氧化成有机酸。用作抗摩剂和润滑材料,制作坩埚、电极、干电池、铅笔芯。高纯度石墨可在核反应堆上作中子减速剂。 石墨具有软、黑、光亮的油脂感, 由低压同素位异形碳组成的矿物。有滑感,能导电,具有耐腐蚀性。高纯度石墨在原子反应堆中用作减速剂;电工方面用以制作电弧炉、电池和弧光灯的电极,以及电机的电刷等;还可作铅笔的原料和机器的涂料等。 石墨shí mò《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石炭(9)。药名。即石炭的别名,见“石炭”条。 石墨 石墨已发现石墨矿床(点)20余处,探明储量并上安徽省储量表的仅怀宁横山1处,石墨保有储量17.1万吨,居全国第17位,华东第4位。分布在滁州、定远、肥西、金寨、桐城、庐江、怀宁、宿松、宣州、南陵等地。石墨矿均为沉积变质矿床,分布于滁州、定远、庐江、金寨、桐城、宿松等地的石墨矿床为区域变质型矿床,含矿层位为前震旦系地层,石墨矿体赋存于石墨片岩和石墨变粒岩中,石墨呈细晶质或隐晶质,石墨含量1—20%,最高28.46%。原矿固定碳含量4.90—6.89%,石墨精矿含固定碳85.96%。而怀宁、南陵、宣城等地石墨矿为接触变质型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地层中,为细鳞片状晶质石墨或隐晶质石墨,含固定碳8.49%。 ☚ 石膏 石棉 ☛ 石墨 石墨石墨由碳组成,熔点高达3800—4200℃,是人类已知最耐高温的天然物质,也是最耐高温的矿产。其色黑,通常呈鳞片状、块状、土状集合体,硬度低 (1—2度),质软。它具有优良的滑润性、可塑性和耐腐蚀性; 虽是非金属,却有金属光泽;其薄片竟有挠性,并有金属物质那样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甚至可以与金属材料相焊接。它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铸造、冶金、机械、电气、化工、原子能、宇航、橡胶等工业均广为用之。迄今全国已有22个以上的省区找到了石墨资源,矿床有4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约20处,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山东、福建、江西、湖南、广东、陕西等省区。山东、黑龙江、内蒙古为我国鳞片石墨的主要生产基地,湖南、吉林为我国隐晶质(土状) 石墨的主要生产基地。矿床类型有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热液型。 ☚ 蓝石棉 蛭石 ☛ 石墨 石墨西汉造墨原料。《范子计然书》:“石墨出三辅,上石价八百。” ☚ 漕船 错宝笔 ☛ 石墨black lead;graphite;plumbago 石墨graphite 石墨graphit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