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友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石友三1891—1940吉林长春人(一说河北睱鹿人) 石友三1891—1940字汉章,吉林长春人。行伍出身。初为冯玉祥部将领。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北伐后,石部缩编为第二十四师,任师长。1929年叛冯投蒋,被蒋介石委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同年12月,石率部南下抵浦口时,与蒋决裂,发炮轰击南京。1930年春投冯,被委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参与中原大战。旋又通电拥蒋,被委为十三路总指挥。1931年又参与反蒋, 7月在河北邢台就任广州政府所委第五路集团军总司令。后在东北军和蒋军夹击下失败。1932年与日本特务头子勾结,组织伪军。1933年被国民党政府改编为河北战区保安队。1936年任冀北保安司令。1938年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进攻八路军。1939年任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图谋公开投降日本。同年12月被其部下活埋。石反复无常,嗜杀成性,有“倒戈将军”和“石阎王”之称。 石友三
石友三
石友三1891——1940字漢章,吉林農安人,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生。初入陸軍第三鎮吴佩孚營當兵,1912年入左路備補軍馮玉祥營當馬夫。1918年7月,任陸軍步兵少校。1919年任陸軍第十六混成旅學兵營營營長。1920年7月,任該旅步兵第三團第二營營長。1921年8月,馮玉祥督陝時,任督署衛隊團營長。1922年12月,加陸軍步兵中校銜。1923年8月,升任陸軍步兵中校。1924年2月,任陸軍第八混成旅步兵第一團團長,後升任旅長,駐防綏遠。1925年7月,授陸軍少將; 9月加陸軍中將衡,後代理綏遠都統,又任西北陸軍第六師師長。1926年4月授陸軍中將,旋任第六軍司令官。西北軍戰敗西撤時投閻錫山; 9月又回馮玉祥部任國民軍第五路軍總指揮。 1927年任第二集團軍第五軍軍長。 1928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北伐後整軍,於同年10月,任第二集團軍整编第五師師長,旋改任陸軍第二十四師師長;11月兼任河南省政府委員。1929年5月,與韓復榘等率部投入國民政府,仍兼任討逆軍第十三路總指揮; 10月改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1930年1月,免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調任河南清鄉總指揮。其後再投馮玉祥,任第四方面軍總司令及山東省政府主席。中原大戰失敗後,又復任為十三路總指揮,受張學良節制。1931年7月,又與粤桂聯合反對國民政府,所部六萬人被擊溃後,隻身逃往德州,寄居濟南韓復榘山東省府内。1932年潛往天津,後得日軍之助,在冀東組織偽軍。1933年被改編爲河北戰區保安隊,駐冀東玉田一帶。1936年宋哲元委任為冀北保安司令,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抗日戰争爆發後,任陸軍第一八一師師長。1938年升陸軍第六十九軍軍長,後兼任第十軍團長; 同年9月,兼任山東省政府委員。1939年1月,兼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及省主度; 2月任察哈爾全省保安司令,又兼任察哈爾游擊總司令。1940年初,任第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同年2月,被八路軍冀南部隊打擊後,率殘部逃至濮陽,後又派石友信和參議黄廣源在開封與日本駐軍司令佐佐木簽訂“防共協定”,與日軍實行“聯防”。1940年12月1日以通敵罪被其部將高樹勛派人勒殺。年49歲。 石友三 吉林长春人。字汉章。早年为冯玉祥贴身护兵。北京政变后任冯部师长。1926年任国民联军援陕第五路军总指挥。次年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1929年被蒋介石以巨款收买,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同年底,炮轰南京,与蒋决裂。1930年中原大战时,接受阎锡山、冯玉祥加委的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职。不久又投蒋。1931年7月,倒向汪精卫、李宗仁的广州国民政府,后所部在河北境内被东北军及蒋军全歼。1932年与日本特务勾结,在冀东组织伪军,次年被国民党当局改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军团军团长、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和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伙同张荫梧、朱怀冰猖狂进攻八路军。1940年6月秘密投日,同年12月被其部将高树勋等活埋。 石友三1891~1940国民党军将领。字汉章,吉林长春人。1908年投陆军第三镇吴佩孚部。1912年改投冯玉祥,从卫兵逐年升至军长。1929年起,随冯玉祥参加新军阀的混战。旋叛冯投靠蒋介石,任第13路军总指挥。1930年又叛蒋归冯,任国民军第4方面军总司令。10月再次叛冯归蒋,复任第13路军总指挥。次年7月又投向反蒋的广州国民党中央非常会议。不久所部战败溃散,只身寄居山东韩复榘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次年任第39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率部进攻八路军,大败后即与日军“联合防共”,引起部将不满。12月1日在濮县柳下屯新8军军部,被高树勋扣押活埋。 石友三 石友三1891—1940字汉章。吉林省长春人。早年为冯玉祥贴身护兵。北京政变后任冯部旅长、师长。1926年后,任国民联军援陕第五路军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1929年投降,被委任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同年底,炮轰南京,反对蒋介石。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失败后再次附蒋。1931年又倒向反蒋的广州国民政府,后所部在河北境内被东北军及蒋军全歼。1932年与日本勾结,在冀东组织伪军,次年被国民党当局收编。抗战爆发后,任第十军团军团长、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等职。积极从事反共摩擦活动。1940年秘密投日,后蒋介石密令其部属高树勋将其击毙。 ☚ 李明扬 徐庭瑶 ☛ 石友三 石友三1891—1940国民党军将领。字汉章,吉林长春人。行伍出身。1924年起历任冯玉祥部旅长、师长、军长,1929年叛冯投蒋。1930年中原大战时又依冯反蒋,冯、阎失败后再次投蒋。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六十九军军长、第十军团、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抗战初期率部活动于鲁中南地区,曾与八路军合作抗日。1938年底移驻鲁北、冀南一带,后积极参加反共活动,制造磨擦,武装进攻八路军,遭冀南八路军打击后,逃至冀鲁豫地区,秘密勾结日军,继续反共。1940年春夏,宋任穷、程子华、肖华指挥鲁西、冀鲁豫、冀南八路军对石部发起反击,给予重创。在八路军打击下,石内部分化,新编第八军军长高树勋于12月初将石友三逮捕,处死。 ☚ 东捻军转战山东 石敬事 ☛ 石友三1891—1940字汉章。吉林长春人。曾在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1929年投靠蒋介石。1931年与粤桂军阀联合反蒋。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宋哲元第一集团军一八一师师长,六十九军军长,第十军团军团长。1938年12月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遂不断进攻八路军。1940年12月,因准备降日与华北伪政权合流,被部下处决。 石友三 石友三字汉章,乳名文会,吉林长春东卡伦屯人,1891年生。少年时期当过粮店学徒,后入长春东关龙王庙小学读书。1908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从军,初服役于陆军第三镇吴佩孚营。1912年入北京武卫左路备补军冯玉祥营服役,当过冯玉祥的马夫和贴身护兵。1919年任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模范连长。1920年任营长,是西北军中的 “十三太保”之一。1923年任团长。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任国民军第八混成旅旅长。1925年任第六师师长。1926年5月国民军与直奉联军开战,阎锡山乘机加入直奉联军与国民军作战,石友三任国民军第五军军长。国民军失败后,即投降阎锡山接受其改编。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组织国民联军,又投至冯部下,任第六军军长及援陕军第五路司令。1927年5月冯玉祥率部攻豫援鄂,任北路援鄂军副总指挥。1927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率军进占郑州。1928年3月9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10月8日任第二十四师师长。1929年蒋桂战争后,倒向蒋介石,5月被蒋介石任讨逆军第十三路总指挥。7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10月21日改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尚未到任即被调南下对李宗仁、陈济棠作战。12月集结部队于浦口,因不满蒋介石而炮轰南京城。后撤至河南。1930年中原大战时参加冯、阎一方对蒋介石集团作战,4月2日任冯阎部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9月又通电响应张学良的“拥蒋”。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经张学良斡旋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三路军总指挥。1931年5月汪精卫、陈济棠等人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石表示归顺,被委任为广州政府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931年7月率部进攻张学良部,在东北军及南京政府军队夹攻下全军覆灭。同年8月投奔山东韩复榘。1932年秋勾结日军,在华北组织伪军,1933年被中国国民党当局改编为河北战区保安队。1936年1月被宋哲元委任为冀北保安司令。抗日战争开始后,其部改编为第一八一师,任师长。1938年3月28日任第六十九军军长,7月27日任第十军团军团长,9月任山东省政府委员,12月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还曾任察哈尔全省保安司令兼察哈尔游击总司令。1940年4月9日任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5月25日任中将。1940年6月与日军签订“防共协定”,制造反共摩擦。其投降活动为部下不满,1940年12月1日被部将高树勋扣押,活埋于河南濮阳县柳下屯。 ☚ 石九龄 石永贵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